2012年11月10日13:10 来源:贵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贵州的干部要激情干事、激情创业,给人民以发展的信心、跨越的信心、小康的信心
时针接近11点,赵克志把时间留给了记者。
一双双热情的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赵书记有一句非常有个性的语言,叫“点燃每个人的激情与自信”,这句话怎么解读、怎么理解?
赵克志说,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我们提出点燃激情、增强信心,就是要在全省形成激情干事、激情创业的浓厚氛围,走一条坚持科学发展、体现贵州特色、符合时代要求、惠及人民群众的后发赶超之路。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讲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贵州的干部要激情干事、激情创业,给人民以发展的信心、跨越的信心、小康的信心。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贵州近年来有关主要的经济指标增速均排在全国前列,请问贵州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赵克志说,要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联系群众、推广典型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一是着力抓好发展。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毫不动摇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主战略,构筑“精神高地”。二是着力改善民生。大力实施“十大民生工程”,大力推进教育“四项突破工程”,通过发展产业、完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就业、满意就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证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三是密切联系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做到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四是推广典型经验。大力推广社区管理两改一创“贵阳经验”,铜仁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阳光工程”,余庆县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一线工作法”,“四在农家”新农村建设模式等,做到“省内开花省内香”。
新华社记者提问:贵州在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究竟具有哪些优势,目前效果如何?
陈敏尔代表说,贵州是一个文化的大观园,生态的大公园,这些年成功走出了一条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相融合的发展之路,旅游产业总收入和旅游人次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的。下一步关键要搞好规划,创建全国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规划;提升品牌,让多彩贵州风行天下;坚持走旅游与文化融合发展的路子。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目前的推进程度如何?
谌贻琴代表回答,今年5月,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用九年的时间把生活在不具备人生存的条件恶劣地区的40万户200多万群众搬出大山。现在有的移民已经陆续在搬进新居,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党的好政策。相信有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有中央的关怀和中央部委的支持,下一步我们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更有信心。
中国日报社记者提问:贵州在教育和医疗卫生改革两方面的亮点和成效有哪些?
刘晓凯代表说,贵州在2009年顺利通过国家的“两基”验收,要求在2015年以前全省所有乡镇至少要有一所公办幼儿园,要在2015年实现农村小学寄宿率从目前的7%达到30%的目标,初中的寄宿率从50%达到70%的目标。去年启动建设了9961所农村中小学食堂,今年再建设了3404所教学点的简易食堂,实现校校有食堂。全面推进了营养餐改进计划,目前惠及全省360万农村中小学生,正在大力普及高中教育。在卫生发展方面,医疗保障面实现重大突破,城镇医保面已经达到接近94%,新农合实现了97%的覆盖面,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各项医疗卫生资源的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全省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几千年来一直在影响贵州的地氟病防治工作得到较好解决,重大传染病的防控取得突破和成效。
……
记者们争相把手高高举过头顶,希望得到提问的机会。不知不觉中,原定的采访时间已超不少。
赵克志抱歉地对大家说,由于时间关系,有些记者朋友还没来得及提问,对于大家关心的问题,会议期间还可以找机会采访各位代表。我们也真诚地欢迎记者朋友到贵州多走一走、看一看,游多彩贵州、看山水风光、赏民族文化、品茅台酒香、写赶超文章。
现场中外记者报以热烈的掌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