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09日14:20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三个倡导:“每个词都说到我们心里了”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中的短短一句话,浙江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陈伟俊代表反复读了好几遍。“真是一串很美好的关键词,每个词都说到我们心里了。”陈伟俊认为,这三个方面的倡导,体现了国家层面、制度层面、公民道德层面的价值取向,涵盖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很好的指引。
身披“劳动模范”大红绶带的赵华标代表是云南大理建筑行业的一位普通农民工,他最感兴趣的关键词是“爱国”和“平等”。“爱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到的,‘平等’,我这些年感受越来越深啦。”他说,全社会越来越尊重劳动模范,让他很暖心,他希望更多农民工兄弟也得到应有的尊重,让“平等”进一步实现。
“十八大报告里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精神要素,也是整个社会应有的价值追求。”中国青年报特别报道部副主任刘万永代表说,作为一名长年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他深感维护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性,也看到了十年来我国在这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倡导这样的价值取向,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必要。
河北石家庄第二中学教师陈丽代表对“诚信”一词特别有感触:“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今天,相信这也是大家共同的呼声。”她认为,“诚信”不仅是个人应遵守的外在规范,更是能引领精神和行为的内在价值追求。
“这些关键词,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既有精神层面的指导意义,又有落实在行动上的可行性,为我们培育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很好的方向。”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代表说。
共同心愿:推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主动学习和自觉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代表们的一致认识。
喻红秋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能自然生发出来,其形成完善也必定是长期的,不能坐等。近年来,党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举措频出,效果显著,这些活动本身既是对人民最有力的精神武装,又有助于推进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把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要使命,把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用正确的是非标准、行为准则与价值取向去引导青少年;另一方面,教育系统自身也要努力学习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在起点、过程和结果等各个教育环节都做到公平正义。”王柯敏结合自身职业指出。
陈丽的认识朴素而真切:“价值观教育体现在点点滴滴当中,应该使家庭、学校、社会各界形成合力,通过实实在在的典型示范、榜样引领,把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使主流价值深入人心,发挥威力。”
天津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关牧村代表表示,文化的力量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缺少,文艺工作者在传递弘扬主流价值方面责任重大。“只有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塑造人,才能对价值观培育起到正向作用。我希望和同行们携起手来,向着这个目标努力再努力!”(记者 王斯敏 靳晓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