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新闻中心组织中外记者到北京中关村参观采访--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十八大新闻中心组织中外记者到北京中关村参观采访

2012年11月06日20:58    来源:人民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中外记者参观采访北斗系统展示
中外记者参观采访北斗系统展示

人民网11月6日电(记者 毛雷)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11月8日在北京举行,11月6日,前来参加会议报到的中外记者已陆续就位,当天,十八大新闻中心组织35家中外媒体记者前往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进行参观采访,体验有着“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取得的创新成就。

中关村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电子一条街,1988年,国务院批准在中关村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拉开了中关村发展的序幕,该区也成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它也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建华向来访的中外记者介绍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发展成就及现状。

据了解,中关村从电子一条街,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已经聚集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22011年全年实现总收入超过达1.96万亿元,同比增长20.9%,而近三年来的年收入增长率平均超过25%。截至2012年7月,中关村境内外上市公司已达219家,吸引海归人才超过1.5万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创意之都”。

面对记者关于中关村为何发展如此迅速的问题,杨建华表示,集中的人才资源和科技成果、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科技成果转换和金融投资的高度结合、宽松的创业环境以及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的支持,都为中关村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中关村展示中心,中外记者先后参观了食品安全、交通管控、IT产业、电子图像技术、航天科技、生物科技、环保产业、循环经济等众多领域的展位,尤其是有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镇馆之宝”之称的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让中外记者感到深深的震撼。

来自美国之音的记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采访活动非常好,让众多境外媒体工作者切身感受到近年来中国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成就,直观的感受效果比一些枯燥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随后,中外记者来到“动态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基地——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先后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伦敦奥运会提供数字图像技术支持的高科技企业。这家1995年成立时只有3个人的创作团队,经过17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家员工超过3000人,年收入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经历让来自澳门商报的记者王维印象深刻。他告诉记者,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成果显著,他相信中国还会有更多类似水晶石这样的企业诞生。

随后,中外记者一行前往北京展览馆,参观了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共同主办的“科学发展?成就辉煌”大型图片展。该图片展通过“序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展开”、“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科学发展新局面”、“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走和平发展道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个展览单元,系统展示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推进科学发展这一伟大战略,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成功实践。

泰国民族报的记者Juarawee在接受采访时说,通过参观展览,她感受到中国在国家发展方面很有计划和想法,同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她表示,自己对于中国近年来科技创新发展的印象深刻,认为只要中国继续保持自主科技创新的势头,就可以不用在科技创新上依赖其他国家。 


相关专题

分享到:
(责编:程宏毅、常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