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中国——新华社迎接十八大微博采访团采访札记--十八大专题报道--人民网
人民网

你好,中国——新华社迎接十八大微博采访团采访札记

2012年11月06日19:22    来源:新华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 字号

  致敬,未来

  时间脚步,永不停歇。中国走过十年,中国继续前行。我们对于时代变革的喜与忧,最终落在人的层面才有价值。

  我们很难忘记在一个午后走进映秀镇幼儿园的情景:面孔娇嫩的孩子们在熟睡,房间里充满了甜蜜的鼾声。这里曾是汶川大地震震中,这些孩子都是地震后出生的,相当一部分来自再生育家庭,他们弥补了父母的创伤。

  张丽,映秀邮局职工,4年前失去了12岁的女儿,她渴望再做妈妈,但一直怀不上,试管婴儿,输卵管腹通术,中药……足足折腾三年,快绝望时,怀上了,每天小心翼翼,下班马上回家躺着。去年她38岁,生下儿子郭子豪。她抱着儿子让我们拍照,一会儿就抱不动大胖小子了。在她家里,当弟弟的小胖手抚摸着永远12岁姐姐的照片时,我们热泪盈眶。

  这样的家庭在映秀还有很多,面对重灾巨创,这些柔弱的身躯中呐喊出“生”之顽强。如今,地震造成的山体溃塌伤痕犹在,但什么能阻止这片土地的生生不息?

  中国的未来,在一代代中国人身上。

  朱雪芹,全国人大代表,她这十年所获得的荣誉证书,一面墙都贴不下。但是谁能想到,十年前她还是一个缝纫女工?“2001年底,我从日本进修回到上海的服装厂,在流水线上做副领班,为了说服姐妹们选择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她们打赌PK,如果我赢了,就听我的;如果我输了,就重新回到生产线上做普通女工,就像电视剧《打工妹》里的那个赵小芸……最后我赢了。”

  这位从苏北贫困农村来到上海打工的农家姑娘,相貌甜美,声音温柔,骨子里却刻满了“自强不息”。闲暇时别人逛街、打牌,她留在宿舍看书,晚上为了不影响室友休息,她用被子掩着台灯……2008年,朱雪芹当选上海市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当她把这一消息告诉远在农村老家的父母时,老人喜极而泣。

  “农民工在城市打工,会有强烈的心理落差,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但我一直激励、未来也会激励大家:只要努力,就能实现梦想。”朱雪芹说。

  跟父辈相比,今天的中国青年生活在一个可以放眼看世界、价值观多元化的年代,但是就业、房价的压力,让一些年轻人不敢奢谈梦想,甚至牢骚满腹,习惯抱怨、嘲讽。抱怨、嘲讽做起来其实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了,但是,能够改变什么?

  孙春龙,生于1976年,公益项目“老兵回家”发起人;邓飞,生于1978年,公益项目“免费午餐”发起人。两位青年经历惊人相似:以舆论监督报道成名,最后致力公益事业,成为职业志愿者。

  “批评很容易,难的是身体力行做些事情。能够推动国家进步的,是弥合与建设,”邓飞如是说。他现在运用微博来推动公益事业,宗旨六个字:合作、建设、进步,“我们通过合作来团聚资源,去做一些建设工作,最后实现全面的多赢,实现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进步。这是我的梦想,通过努力我正在实现梦想。”

  新华社“你好,中国”微博采访团邀请了一些颇有影响的微博博主参与现场采访,从网上走到网下,一起见证中国十年变化,感受真实的国情。在青年网友群体中拥有很高人气的青年作家蒋方舟说,年轻人与其坐在电脑前埋怨,不如积极行动起来,做些实事,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转型期的中国,很多问题应该批评,但难道因此就能说明努力没有价值、奋斗和追求梦想多余吗?每个人都有梦想,或宏大或卑微,中国需要更多勇于实现自己梦想的年轻人,与国家一起进步,迈向更高的高度。

  2012年国庆前夕,北京和新疆乌恰,进行了一场相距5000公里的对话。一边是“联想”品牌创始人柳传志,一边是中国最西部学校乌恰县吉根乡小学的四名柯尔克孜族小学生。对话的主题是“梦想”。

  上世纪八十年代,柳传志从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岗位上下海,带着产业报国的梦想,把一个叫“联想”的民族品牌带到了全世界。现在联想已由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变成全球行业第二名、拥有上百亿美元收入的国际企业,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崛起的一面旗帜。

  老人和孩子聊北京、电脑、成长计划……柳传志告诉孩子们:“中国还处于发展中时期,需要更多有能力的人参与建设,特别是像你们。你们会了解世界更多东西,会有更多想象力,只要有追求、有梦想,生活、学习就会更愉快。祝福你们!”

  对话结束时,北京已是华灯初上,乌恰上空仍太阳高悬。中国国土如此广袤,每天有多少梦想生生灭灭?每个梦想都应该得到尊重,个人的努力,社会的理解,机会的公平,一个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准,是无数个体能够通过努力不断实现梦想!

  中国的未来,在勇于破解难题的改革创新上。

  成都,都江堰鹤鸣村,中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第一村,村民在宅基地置换后集中住进了别墅小区,自来水天然气有线电视……一样不缺。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家农户门口,都放着进门换的拖鞋。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不亚于城市的农舍和基础设施配套,但更大发现是:村民拿到了四个“红本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它们是农民的农民“财产证明”。鹤鸣村5组村民程小华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宅基地置换的160平方米连体别墅,加上装修共花了16万,“划得来!”

  2008年3月30日,鹤鸣村7组的土地权证下发,村民余跃领到了编号为510111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这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发出的第一份权证。我们很遗憾没有看到这份权证--它已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但我们看到了“鱼鳞图”--用来精确确定农民土地权属的图纸,上面摁满了村民的红手印--我们不禁想起那张著名的安徽小岗村包产到户的生死契约“红手印”。

  在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严肃而重大的课题。城乡一体化改革关乎中国农村未来,这项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制度,“成都模式”并非十全十美,但归还农民权益,令人感悟,用余跃的话来说:“这次改革,可以说是第三次土地革命!”这是一个农民质朴的情感迸发。

  我们倾听,我们观察。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站在教育改革风口浪尖的朱清时,清瘦,谦和,但我们坐在他的对面,却能感受到他内心的火热,一个理想主义者炽烈的情怀。

  57年前,钱学森走过罗湖桥,回到大陆,他留下的“钱学森之问”,至今仍在拷问每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拷问中国的教育改革。朱清时跟我们谈如何选拔人才、如何培养大师、如何推行“教授治校”……他已经66岁了,我们问他:“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困难重重的时代,您是如何理解执著与随缘的?”

  他的声音中多了激动:“理想主义者生存确实困难,但是生命也最有意义!”朱清时不愿意做一个走到哪算哪的随缘者,他会执著走下去,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有多少人会追随他?中国未来面临改革攻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能不能突破?如何凝聚勇气与智慧,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

  我们站在瓮安县委旧大楼被焚毁的废墟前,沉默、沉重、沉痛。一个农民跟我们说:4年前,县里治安混乱,女高中生晚上根本不敢出校门。

  大火,把瓮安烧醒了。即使在瓮安最偏远的乡村,农民也能侃侃而谈“6·28”之后瓮安的变化。一个名叫葛启义的“90后”青年,是一个人与一座城同时变化的最好例证:4年前,他举着汽油瓶第一个冲进县公安局大楼。事后,他得到帮教,公安机关帮助他,其实也是帮助自己;改变他,其实也是改变自己。2011年,“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满意度”调查,瓮安县公安局排名全省第一;同年,葛启义当选为黔南州人大代表。

  这个脸上刀疤犹在、但眼中已无戾气的青年,向我们说出了他的肺腑之言:“过去,我不相信法律、警察;现在,我相信了,我看到了希望。”

  从瓮安之乱到瓮安之治,再一次证明:群众路线是法宝,是基层政权稳定的底线。

  马克思说过,社会公仆应当“真诚地同情人民的一切希望与忧患、热爱与憎恨、欢乐与痛苦”。如今听来,依然如雷贯耳。

  2002年12月5日,党的十六大闭幕不到一个月,胡锦涛总书记率新一届中央书记处集体冒着飞雪来到西柏坡,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2009年4月14日,西柏坡廉政教育馆正式开放,展馆里有两面这样的墙:同是党员干部,一面是万人景仰的先进典型,一面是锒铛入狱的贪腐败类。在观众留言本上,有人留下了这样的心声:“反腐倡廉不是口号,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好,共产党人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当我们沿着60多年前的进京路线重走这段路程时,一路上已经发生巨变,但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飞扬的尘土中,一张张坚毅与自信的面孔。

  党的十八大即将开幕,再度走到历史重要节点的中国,迎来关键时刻。我们相信,在新形势、新期待、新难题、新挑战面前,中国共产党将确定中国未来方向,为中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你好,中国!(新华网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肖春飞、王清颖、李俊)

分享到:
(责编:吴斌(实习)、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