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海濤: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提高醫患和社會滿意度--十八大專題報道--人民網
人民網

譚海濤: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提高醫患和社會滿意度

2012年11月15日16:5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 耿寬謀)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提高醫療衛生隊伍服務能力,加強醫德醫風建設”。12日,十八大代表、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院長譚海濤就醫療衛生問題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通過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特別是公立醫院改革,解決人民群眾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十八大代表、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院長譚海濤。人民網記者 耿寬謀攝

譚海濤認為,十八大報告中對民生問題用了很大的篇幅進行闡述、研究,也提出了下一步解決的措施,其中就有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作為一名基層的醫務工作者,同時也從事了八年的醫院管理工作,我現在每個星期還會查房,每年大概完成近400個手術,非常清楚現在醫療保障問題、健康問題、尤其是老百姓看病難問題應該怎麼樣去解決。”

譚海濤指出,雖然我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仍然存在“三個不滿意”。一是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還是沒有很好的解決:在醫院看病排隊長、找醫生困難,總覺得沒有得到滿意的醫療服務。二是醫院的醫生護士覺得很累很苦,沒有得到社會的認可、也沒有體面的社會收入,也不滿意。三是政府和國家也不滿意。“現在醫療衛生體制改革進入到了深水區,下一步要改的重點也是難點就是公立醫院改革,所以報告中提出要提高醫療衛生隊伍服務能力,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進行公立醫院改革,就是要這解決這個問題。”

譚海濤認為,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到了最關鍵的時候,要下決心進行改革:取消藥品加價,取消以藥養醫,體現醫務人員的勞動價值,完善醫院內部管理結構,同時要加強縣級以上醫院的機構建設和管理工作。“把這些工作做好了,我覺得老百姓的看病就不會這麼難。”譚海濤說,“所有醫院人員要作為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主力軍,而不是被動的、被改革的對象,積極參與到公立醫院改革中來。”

譚海濤指出,在目前的體制機制下,有一小部分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存在一些很不光彩的問題,雖然是少數,卻非常嚴重地影響了醫療隊伍的形象。無論是醫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還是醫院內部都在採取措施去抓,且一年比一年抓的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少部分從業人員自覺性不夠,導致社會反映比較強烈。他認為,醫德醫風出現的一些問題,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相關的體制、機制不完善,醫護人員的價值沒有得到很好體現﹔醫療結構的內部管理、特別是對一些特殊人群的管理不是很到位﹔還有一些和醫護人員的個人素質問題有關。為此,應該從內部主動提高素質、外部加強社會監督來入手,無論是醫院評級還是醫院內部管理上,要完善評價體系、加大評價力度、加強醫護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通過落實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整個醫療隊伍的職業道德。

代表簡介:

譚海濤:十八大代表,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院長、黨委書記、骨科主任。


相關專題

分享到:
(責編:張湘憶(實習)、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