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4日05: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11月10日上午11點。貴州團的小組討論會已經接近尾聲。“我能不能講幾句?”貴州民族歌舞劇院院長殷文霞代表舉手要求發言。
“十八大報告有許多亮點,其中對於文化的論述非常精辟,大家都能體會到,我就不多重復了。我想說的是,國家制定的包括省裡市裡制定的與文化體制改革相配套的各種好政策,到底何時能落到實處?”殷文霞說,“政策確實是好的,但好比天天聽見大廚師在炒菜,香氣扑鼻,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端到桌子上來,進不了我們的嘴裡。”
殷文霞說的“菜”是省裡和市裡答應的給每個改制劇團配備一個好的劇場,讓劇團有自己固定的舞台,包括市裡答應的可以讓劇團的人才流動起來,以及幫助劇團那些已經不適應在舞台上表演的功臣們分流到藝術院校。
省政協副主席王富玉代表聽完后立刻接話,“我們一直強調文化體制改革不是‘換湯不換藥’,已經確定的那些配套工程,不會不算話的。你放心,承諾你的一定就會實現。”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軍代表也趕緊表態,“貴陽要成為有文化的城市,你們是最大的展示窗口﹔貴陽要宣傳自己的文化,你們也是名片,市中心的市民休閑廣場那裡的新劇場很快就建好了,一團一個劇場的政策不會變。”
“不過,我能給你們劇團提個意見嗎?轉企改制后,現在你們是面向市場的實體了,節目的更新和人才的培養可要放在第一位了。你們的那個《多彩貴州風》現在除了駐場演出,還經常下到社區,但是內容更新有點兒不及時。”一位代表直言不諱地對殷文霞講。
殷文霞不好意思起來:“你看的是哪一場呀,那肯定是個別現象。既然領導都承諾了會盡快讓我們嘗到改革的甜頭,盡快制定促進演藝人才引進和流動的政策,我們一定排出更多更好的反映貴州多彩文化的歌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