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條提問:網聚司法公正--十八大專題報道--人民網
人民網

一千三百條提問:網聚司法公正

2012年11月14日16:41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13日一場關於“司法公正”的網絡訪談,吸引了超過1300名網友的踴躍參加。

在網絡直播的論壇裡,有人提問“如何加強對法官的監督”,有人關心“檢察院如何發揮職能”,還有人略帶質疑地提出:“中國當下的現實中,如何避免其他因素干擾司法公正?”

“社會各界對司法公正非常關注,這是正常的。”參加訪談的十八大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說,“我和各位網友一樣很關注司法是否公正。”

在整場網絡訪談中,沈德詠用一組數字展現了中國的司法現狀。2011年,全國四級法院一年辦理的各類案件是1200多萬件,訴訟案件的一審服判息訴率達到90.6%,二審服判息訴率達到98.99%。不過,他同時也承認,個別案件的錯判依然存在,一些法官、法警和工作人員司法行為不規范、作風不端正、言行不友善,也是客觀存在的問題。

與專業人士常常提及的“程序正義”等專業問題相比,司法公正是一個更加貼近社會大眾生活權益的詞語。在十八大報告中,胡錦濤同志明確提出,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証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這種表述被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一個具體指標。

許多代表在各個場合都談及“公正”的話題。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副院長宋魚水代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公正是一種剛性文化,也是一種正氣文化,“是一個需要全社會共識和探索的過程”。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應勇則更看重司法改革的作用。他認為,從最高法院收回死刑復核權到量刑規范化,中國的司法改革始終緊緊抓住了“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關鍵環節”。

與此同時,維護司法公正的多種新舉措也在各地不斷嘗試。

就在這場網絡訪談舉行的當天,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剛剛在自己的微博公共賬號上完成了新一次的庭審直播。超過4萬名粉絲能夠直接點擊觀看庭審現場的視頻,並且查閱訴訟雙方的爭議焦點。甚至,這個由省高院開設的賬號,還專門解釋了開庭地點的選擇原因:“‘行政首長出庭制’已經試行,但覆蓋面還不夠。為了使領導干部對行政審判有直觀認識,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覺性,因此在廣東省委黨校開庭。”

此前兩天,十八大代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黨組書記鄭鄂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網絡上的公開交流只是一種形式。

“關鍵是要實現司法公正,這才是法院乃至法官追求的根本所在。”他說。

中國人民大學訴訟制度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陳衛東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強調:“司法公正是社會公正的重要保障。”他引用十八大報告中的表述認為,一切司法改革都離不開“審判機關、檢察機關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

在今天的網絡訪談中,兩位來自中國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負責人先后講述了自己確保司法公正的努力。

沈德詠說,對於最高法院而言,確保司法公正需要正確的司法理念、制度機制的保証,以及高素質的從業人員。同為十八大代表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胡澤君在回答另一個網友提問時表示,要加強監督、堅決查處職務犯罪行為,促進公正廉潔執法,維護司法公正。

當訪談活動步入尾聲時,沈德詠突然談起了60歲的河南農民趙作海。

2002年,趙作海被河南商丘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死刑,8年后,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認定趙作海故意殺人案系一起錯案,宣告趙作海無罪。入獄8年的趙作海重見天日,並且獲得國家賠償及生活困難補助共計65萬元。

沈德詠將趙作海與發生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台灣的兩個類似案例並列,用來回答記者關於“個別司法不公案件”的問題。“中外冤假錯案都難以完全避免。”他說,“但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錯案的發生,我們國家從訴訟制度的設計到司法工作機制,都為司法公正提供了必要的和有效的保障。”

這位中國一級大法官呼吁全社會對中國司法要抱有“基本的自信”。“我們不回避矛盾,不回避問題。”沈德詠說,“希望大家相信中國的司法公正,理性、平和、客觀地看待中國司法。”(付雁南 劉世昕)


相關專題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