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心聲--十八大專題報道--人民網
人民網

代表心聲

2012年11月13日05: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代表

肩負起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使命

黨的十八大報告強調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代表認為,這賦予當代科技工作者更加光榮的使命和更加重大的責任。

王志剛說:“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在科技工作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這一指導思想,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的必然要求。我們必須堅持把改革創新精神進一步貫徹到科技領域,不斷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更富效率和活力的國家創新體系。”他認為,應加快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各項重大任務,建立健全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強化基礎和前沿研究,增強持續發展后勁﹔統籌加強農業發展、民生改善、文化繁榮、社會發展等領域科技進步與創新,服務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

(人民網記者 孫秀艷)

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委書記王學豐代表

樹立大資源觀 促進科學發展

“十八大報告強調,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過去人們一提到發展就聯想到資源特別是地下資源,然而當前資源環境約束強化的現實要求我們樹立大資源觀。隻有樹立大資源觀,才能促進科學發展。”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委書記王學豐代表說。

王學豐認為,縱觀國內外資源富集地區的發展歷程,既有可借鑒的經驗,也有值得汲取的教訓。自然資源不足,不僅不能成為我們落后的借口,還應成為我們開發非礦產資源,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動力。實際上,資源是一個綜合的概念。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以前不被當作資源的要素現在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區位、交通、市場、人才、技術等都變成了重要資源,而且這些資源具有無窮性和升級性。我們應當樹立起大資源觀,未雨綢繆、超前構筑、揚長避短,這樣就能捷足先登,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人民網記者 賀勇)

山東省濱州市委書記鄧向陽代表

改善民生是“穩增長”根本動力

“我們要按照十八大報告的要求,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山東省濱州市委書記鄧向陽代表說,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也是擴大消費、拉動內需、促進發展的動力所在,我們要深刻認識經濟“穩增長”與改善民生之間這種互促互進的辯証關系,把改善民生作為“穩增長”根本動力。

鄧向陽認為,改善民生不是政府單純“花錢”,同時也能刺激群眾消費。政府越舍得在民生上投入,群眾就越敢花錢,其結果就是不斷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因此,要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統籌發展社會事業,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讓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加殷實、更加幸福、更有尊嚴。正是基於這一認識,濱州市雖然是欠發達地區,但始終堅持民生優先,在改善民生方面按山東東部發達地區標准執行。

(人民網記者 孔祥武)

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藝術指導委員會主任陳美蘭代表

為人民奉獻更多精品力作

十八大報告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對此,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藝術指導委員會主任陳美蘭代表說:“作為基層文藝工作者,無論是工作上與同行交流,還是生活中同群眾接觸,我們越來越意識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黃金時期,這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搶抓機遇、適應發展、推動改革的任務要求”。

陳美蘭認為,文藝工作者必須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原則,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為人民奉獻更多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高度統一的精品力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人民網記者 周舒藝)


相關專題

分享到:
(責編:高巍、常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