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春濤解讀十八大報告:更全面地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十八大專題報道--人民網
人民網

謝春濤解讀十八大報告:更全面地認識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2012年11月12日14:23    來源:大眾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推進“五大建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的新困難和新問題,包括五位一體之間是什麼樣的關系,在實踐當中應該怎樣保持五位一體本身的平衡協調,這些東西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去做更多艱苦細致的工作。

  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指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依據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總布局是五位一體,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布局的提出,反映了中國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認識的全面和深化。

  五位一體總布局的形成,經歷了一個長時間的探索過程。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我們黨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之后中央反復強調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全黨全國人民逐步形成了共識。過去三十年我國經濟一直保持著比較快的發展速度,跟這一共識有密切關系。科學發展觀提出以后,一些人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出了質疑,認為過去我們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太片面了。我認為這種認識是錯誤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僅適應當時的國情需要,即使我們現在強調科學發展、全面發展,依然應該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因為不管到什麼時候,經濟建設都是基礎的建設、推動其他建設的根本建設。這也是去年在“七一”講話中胡錦濤同志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的原因所在。隨著經濟迅速發展,改革開放初期社會風氣出現了一些不好的勢頭,黨風也出現一些問題,黨中央意識到不能光抓經濟建設,還要抓精神文明建設,鄧小平適時提出了“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戰略方針。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又意識到人民對民主自由權利和法制建設有越來越高的期望,而黨自身的奮斗目標之一就是要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民主,因此進一步提出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時,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十六大以來,針對2003年出現的“非典”事件,黨中央開始意識到發展當中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比如說社會事業的發展遠遠滯后於經濟發展,在這個基礎上,我們黨總結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強調要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隨著實踐的深入,我們發現今天社會矛盾多發、高發,其根源就在於社會各階層利益訴求的不一致和空前多元化。比如在征地拆遷問題上,農民希望多補償一點,開發商顯然不願意多給,地方政府同樣有自己的利益考慮,這樣就在很多地方引發了矛盾沖突。為了緩解、化解社會矛盾,執政黨必須平衡協調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訴求,於是中央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任務。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經濟總量進一步擴充,粗放式發展的弊端愈加暴露出來,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和污染,同時這一時期,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意識大大增強,在他們看來,寧可不上項目、少上項目,發展慢一點,也不願承受生態惡化、環境污染的惡果,因此不少地方出現了一些群體性事件。這些事件引起我們警醒,促使我們對過去的發展方式進行反思,結果就是我們決定走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而且“可持續發展”本來就是科學發展觀的題中應有之義,在此基礎上我們提高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地位,十八大報告正式把生態文明建設列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受到人民群眾的歡迎。

  由此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在不斷解決現代化建設中出現的問題的過程中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加深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推進“五大建設”,我們還會遇到很多的新困難和新問題,包括五位一體之間是什麼樣的關系,在實踐當中應該怎樣保持五位一體本身的平衡協調,這些東西都需要我們去探索,去做更多艱苦細致的工作。

  (作者謝春濤,中央黨校教授、著名黨史專家)

分享到:
(責編:李晨陽、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