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殿利:文化強國中文化企業責任首當其沖--十八大專題報道--人民網
人民網

於殿利:文化強國中文化企業責任首當其沖

2012年11月11日21:11    來源:人民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十八大代表、商務印書館總經於殿利。人民網記者 耿寬謀攝
十八大代表、商務印書館總經於殿利。人民網記者 耿寬謀攝

人民網北京11月10電(記者 耿寬謀)“胡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催人奮進,文化產業迎來了大發展的盛世。”十八大代表、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談到對於十八大報告最大的感受時,不假思索地答道。

9日晚上9點多,於殿利在駐地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訪問圍繞著十八大報告有關文化強國、文化產業發展、商務印書館的經營等話題展開。

文化的內核是價值觀

於殿利認為,文化的內核是價值觀,發展文化產業,就必須遵守“樹立和傳播價值觀”這一規律。十七屆六中全會已經把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立為國策,這次十八大報告中又明確提出“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也強調了文化發展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我們的文化發展是以人為本、為人民服務,人民既是文化的創造者也是享受者。對於文化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價值觀和信仰問題。隨著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果文化跟不上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的發展就會失衡。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兩者發展要協調一致,否則片面追求經濟發展,勢必會出現價值觀和信仰的缺失。

報告強調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於殿利說,十八大報告中提出,要把文化產業發展成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這也是我作為一個文化工作者看到報告非常振奮的原因。報告的這一提法,我覺得非常符合中國現在社會發展所處的階段。

他分析道,中國社會發展可以分為兩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滿足人民物質生活需求。第二階段,繼續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精神文化需求必然成為主要需求。從企業角度來說,就是文化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從市場需求角度來看,人們在精神文化的消費成為主要消費方式,否則,也不可能成為支柱產業。

建立現代文化市場體系從兩方面入手

於殿利認為,建立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需要從兩方面入手,第一個就是健全法律法規,進行嚴格執法,這是體制方面﹔另一方面,要大力宣傳人民自覺意識,尊重知識,尊重產權,尊重人的勞動。第二個就是在准確把握文化產業特性和產業規律的前提下,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及發展政策,保証文化產業沿著自身應有的規律去發展。

於殿利結合商務印書館的實際發展情況說,盜版問題給企業的經營造成了一些困惑,無論是傳統出版,還是數字化問題。他強調,在面對這樣一個新的文化繁榮時代,我們還是信心倍增,國家從各個方面的支持是前所未有的,對於版權保護方面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於殿利認為,文化企業既要遵循一般企業的通用規律、按照市場規律辦事,同時還要遵循文化產業自身的規律。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文化產業是發展和傳播價值觀。所以,文化企業必須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二者發生沖突時,以社會效益為主。於殿利說,“我經常在員工面前講,賺錢僅僅是我們生存的手段,但不是我們生命的意義本身,”

文化企業在文化強國建設中責任首當其沖

於殿利認為,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過程中,文化企業責任首當其中。現在世界著名的文化企業,美國差不多呈壟斷趨勢,這就是美國文化產業為什麼能成為經濟支柱,因為美國面對的是全球市場。我們國家要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產業,除了立足內需,還要文化走出去,要樹立我們國家民族自有的企業品牌和產品品牌。對於文化企業來說,要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力爭打造幾個在全世界有影響的文化企業品牌。這也是我們文化企業的當務之急。

“價值觀不是存在於空氣當中,而是存在於我們的產品當中。”於殿利強調,“我們要用自有的內容題材,來講我們中國自己的故事,來傳遞具有中國特色的核心價值觀。這個是我們文化企業最重要的責任。”

代表簡介:

於殿利:十八大代表,商務印書館總經理。


相關專題

分享到:
(責編:程宏毅、常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