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0日14:0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手機看新聞
11月9日,十八大開幕的第二天,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委書記梁維東向記者描述了自己的改革期待。
改革開放初期,他所在的順德曾經率先發展鄉鎮企業、鼓勵民營經濟,進入新世紀,順德又率先開展大部制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這座被稱為“改革排頭兵”的小縣城,面積隻佔全國國土的1/12000,卻誕生了美的、科龍等著名企業,並且完成了佔全國1/250的經濟生產總值。
“聆聽了十八大報告后,我們會在改革的方向上繼續加大力度。”梁維東說。
此前一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式上,胡錦濤同志在報告中56次提及“改革”,會場多次響起熱烈掌聲。
在這場全球矚目的盛會裡,“改革”是個濃墨重彩卻並不空泛的詞。
十八大代表、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從報告中看到了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的相關表述。長期以來,在民營經濟高度發達的溫州,民間資本活躍,“地下錢庄”盛行,但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卻常常因為缺乏資金而“喊渴”。
今年3月,國家出台系列措施,全國首個金融改革試驗區在溫州正式設立。
如今半年過去,陳德榮期待改革繼續推進。“過去幾十年,溫州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創造了溫州模式。”他說,“作為首個金融改革試驗區,溫州應該在新一輪改革發展中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廣東省常務副省長肖志恆更看重的,是報告中關於“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表述。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取消和調整314項部門行政審批項目,同時批准廣東省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面“先行先試”。100項原本由政府審批的內容被宣告停止,或者向民間組織轉移。
在9日廣東代表團的討論中,肖志恆笑著說,這100項“先行先試”的審批制度改革項目,對於廣東而言,“既是信任,又是支持”。
十八大開幕前,人們就將這次會議同“改革”緊密相連。新加坡《聯合早報》刊載文章認為,十八大后的中國將加快體制改革,完成經濟轉型﹔香港《大公報》在評論中說:“十八大會議上,將對未來改革進行整體謀劃。”大會新聞發言人蔡名照說:“黨的十八大將貫穿改革開放精神。”
而會議僅僅進行了兩天,很多人便強烈地感受到了改革的氣息。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最關注報告中有關“穩步推進大部門制改革”的表述。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這意味著大部制改革即將緊鑼密鼓地展開,並逐步從中央推廣到地方。
浙江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趙偉注意到,近3萬字的十八大報告中,出現了一個名為“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的章節。他說:“政治體制改革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朱之鑫說,報告強調,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十八大報告突出了改革開放的重要戰略地位”。
在人民大會堂的會場裡,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身份的代表們,都在從不同的角度談論改革。在陝西代表團,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認為,隻有推進政治體制改革,才能從根本上遏制腐敗。在廣東代表團,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表示,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的戰略決策,“每個共產黨員都是改革者”。
作為“改革融進DNA”的順德人,梁維東更從報告中感受到了信心。代表團討論結束后,這位順德區委書記專門騰出時間,向記者仔細介紹了順德正在進行的社會綜合改革。
他說:“報告將引領順德在改革開放的深水區繼續探索。”(付雁南 劉世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