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十八大專題報道--人民網
人民網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加快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

2012年11月10日10:14    來源:光明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 字號

胡錦濤同志強調: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

從世界各國推進現代化的歷史看,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展進程中正反兩面的經驗教訓都証明,沒有一成不變的發展方式,在發展方式這個問題上,不變則罔,不進則退。

目前,盡管國際金融危機陰影仍未散去,但孕育其間的世界各國爭奪未來發展制高點的競賽早已啟動,加快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步伐成為世界經濟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的前奏,誰轉得快、轉得好,誰就能在未來全球經濟政治版圖中佔牢一席之地。

現在看來,過去那種靠過度依賴外向型經濟、過度消耗資源環境、過度比拼低成本“比較優勢”、過度犧牲社會福利求得經濟增長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隻能依靠以更大的力度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形成新的發展方式。

要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就是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繼續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和影響力﹔繼續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經濟發展,勇於打破壟斷,真正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的市場格局。同時,要最大限度調動全社會參與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要著力增強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力,就是要切實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讓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力量,成為有效利用全球資源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動力。通過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充分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作用,推動發展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要著力構建現代產業發展的新體系,就是要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服務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產業格局。同時,要以擴大內需為基點,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並舉”、深度融合、同步發展,並以現代產業發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穩步推進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

著力培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優勢,就是既要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防范國際經濟風險,又要加快轉變外貿增長方式和結構,立足以質取勝、實施內外聯動,求得互利共贏,在新的國際競爭條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

分享到:
(責編:楊麗娜(實習)、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