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各地推行“公务灶”,用“廉政餐”,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密切干群关系的报道屡见报端,不少地方还把 “公务灶”作为节约工程、阳光工程、民心工程来推行,这种做法十分符合乡情民意,所产生的社会效果也非常之好。
推行“公务灶” 用“廉政餐”,可以说不仅能弘扬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还能规范公务接待、杜绝公款吃喝、减少铺张浪费、预防餐桌腐败、转变政府形象、提升工作效能,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上等方面的好处,并能遏制机关干部迟到、早退、“脱岗”、“走读”等不良现象。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推行“公务灶”这一问题上,切不能“时过境迁”,应该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在如何在保持其常态化上出主意想办法,真正使这项“民心工程”做得既稳妥又扎实。笔者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予以重视:
首先是思想认识要到位。推行“公务灶”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减少公务接待费用支出,坚决制止奢侈浪费行为,在领导干部中弘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从政的作风,切实推动领导干部作风转变。在这里,不仅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这一利国利民的好举措,还要将“公务灶”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挂钩,与日常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争取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广泛支持,真正使用“公务灶”进行公务接待,成为广大干部职工和人民群众的共识。
其次是基础设施要完备。推行“公务灶”必须做到硬件齐备、人员保证、制度上墙、流程清晰、台账详实等标准,要在原有机关食堂的基础上,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添置一些必要的操作、卫生和用餐设备,切实营造出一个环境优良、设施齐全、食品卫生的用餐环境。还要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平时就餐人数和来客情况,适当扩大餐厅的面积,既能满足机关干部职工就餐,又具备有相当的公务接待能力。
再次是接待标准要规范。要根据公务接待的实际情况,切实做到制度健全、标准统一、帐目公开、流程规范、干净卫生等,对于每一次接待,都必须有具体负责同志填写报告单,将接待时间、接待事由、接待对象、就餐人数、费用多少等,报于分管领导签字审批后,方可接待,切防公务接待中的标准不一、帐目不清、厨艺不精等现象。同时,还要通过暗访、专项检查、建立长效机制等,确保推行“公务灶”制度落到实处,真正在全社会营造出廉洁从政、两袖清风的氛围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