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晚年外事活動漫憶 ┈┈┈┈┈┈┈┈┈┈┈┈┈┈┈┈┈┈┈┈┈┈┈┈┈┈┈┈┈┈┈┈┈┈┈┈┈┈┈┈
談判中,周總理漸漸深入正題,在闡述觀點的過程中,邏輯清楚,態度從容,入情入理,完全征服了對方。基辛格在以后曾多次說過,周恩來是他曾見過的、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外國政治家。我想總理的這種魅力,並不僅僅來自於他敏捷的才思和超人的記憶力,更是源自於他長期對世界戰略的研究和經驗的積累以及獨到的分析能力。周總理自身淵博的知識和對我國外交方針路線的深刻理解,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一個沒有深厚根基的人,是不可能在任何場合都能做到那麼揮洒自如的。周總理對接待像基辛格一行那樣非常敏感的客人,尤為周到細致。他特別交代我們,在外賓的居室裡不要放任何宣傳品,僅放英文的參考消息。我們出版的中、外文報刊,隻放置在門廳、客廳、休息室等公共場所,由客人自由取閱,也可以隨便取走。[全文]
中國軍人參加諾曼底登陸戰役 ┈┈┈┈┈┈┈┈┈┈┈┈┈┈┈┈┈┈┈┈┈┈┈┈┈┈┈┈┈┈┈┈┈┈┈┈┈┈┈┈
1943年初,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經過精心籌備,召開了一次旨在加強海軍建設的特別會議。會議最終達成共識:模仿清朝的模式,派遣一批精英出國留學,為以后海軍發展做好准備。 隨即,軍事委員會籌備處著手選派一批海軍青年軍官去英、美留學深造。通過嚴格篩選,在上千名海軍軍官中挑選了85人,其中60人去美國,25人去英國。
1943年6月,去英國學習的25人由重慶登上汽車,9月份才到達英國,海上航行時間長達60個晝夜。[全文]
近距離感受周總理
┈┈┈┈┈┈┈┈┈┈┈┈┈┈┈┈┈┈┈┈┈┈┈┈┈┈┈┈┈┈┈┈┈┈┈┈┈
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見到周總理,是1943年9月,正值國民黨頑固派第三次反共高潮,周恩來同志從重慶返延安,來到中央黨校作報告。當時,我21歲,是冀中八路軍某團的團總支書記,實際的團政治處副主任。經歷了日寇殘酷的“五一大掃蕩”的“鐵壁合圍”,黨組織抽調包括我在內的幾十名干部去延安進黨校學習。當時的黨校,集中了大批我黨我軍高級干部和優秀骨干,后來有不少都被授予大將、上將、中將軍銜。
記得那天,周恩來同志身穿藍色制服,非常精神,看上去比實際歲數年輕不少,他神採奕奕,講話不拿稿,頭腦清晰,條理清楚,沒有重復的話,甚至都沒咳嗽一聲,報告記下來就是一篇好文章。[全文]
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 1949年4月23日,佔領南京的人民解放軍部隊是隸屬於陳毅為司令員的第三野戰軍第35軍。這是一支在淮海戰役后,由魯中南縱隊和經過整編的吳化文起義軍合編的部隊,吳化文任軍長。
4月初,第35軍沿津浦鐵路兩側南下至滁縣、烏衣、東葛、永寧一線,逼近長江。敵李延年兵團28軍在長江北岸,利用江浦、浦鎮、浦口三鎮互為犄角的有利地形構筑起堅固的工事,以阻止我軍逼進江岸﹔敵南京衛戍總部張耀明的幾個師在長江南岸擺出固守架勢,以保國民黨老巢南京。[全文]
胡喬木"淘書"記 ┈┈┈┈┈┈┈┈┈┈┈┈┈┈┈┈┈┈┈┈┈┈┈┈┈┈┈┈┈┈┈┈┈┈┈┈┈
1963年左右,胡喬木賦閑養病,從杭州來到上海,經常到福州路舊書店淘書。1990年4月9日胡喬木曾回復我一封關於左翼文學的征詢,他在信末說:"當年的小孔對我是很熟悉和親切的",就是講這段時間裡我接待他前來看書的事。
記得有一年冬天,他差不多每天下午過來看書,書庫的水泥地很冷,還有穿堂風,室溫不比室外高多少,他披著大衣,一站幾個小時,手指也凍僵了,搓著手暖和一下,視線卻沒有離開過書本。第二天,我發現他手上多了一副絨線的半截手套。看來這次是准備"長期作戰"。於是,我早早地去食堂把晚飯解決了,啃著饅頭回到他身邊,決意奉陪到底。[全文]
張玉琪:難忘當年征戰黑土地的崢嶸歲月 ┈┈┈┈┈┈┈┈┈┈┈┈┈┈┈┈┈┈┈┈┈┈┈┈┈┈┈┈┈┈┈┈┈┈┈┈┈
“黑土地的解放來之不易。當時在一起的那些人,經歷過的那些事,永遠忘不了。”日前,在沈陽軍區聯勤部第二干休所,張玉琪老人說起他在解放戰爭時期的戰斗生涯,感慨良多。
張玉琪是山東人,抗日戰爭時期,在沈陽被日本鬼子抓勞工到了本溪。1945年8月,對日最后一戰的時候參加了中共地下黨領導的保安團,被編入獨立三師,歸遼東軍區管轄。“那時候,就在撫順、本溪、鐵嶺、柳河等地區轉得多。”[全文]
周恩來帶來的優秀基因
┈┈┈┈┈┈┈┈┈┈┈┈┈┈┈┈┈┈┈┈┈┈┈┈┈┈┈┈┈┈┈┈┈┈┈┈ 提起建立中國共產黨,人們都會講到李大釗、陳獨秀,以及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毛澤東等人。這是完全符合歷史的。至於周恩來,他對中共的建立有多少功績呢?論者至多指出他所參加建立的旅歐共產主義小組是組成中共的八個小組之一。無論是從組織上還是從思想理論上,看不出周恩來個人對中共的建立有多大的貢獻。但周恩來的思想、行為,實際上從一開始就對中共產生了人們不大容易看得到的作用,並在以后長期產生深遠影響。
為什麼說周恩來等在歐洲組織或參加共產黨的人給中共帶來了優秀的基因呢?歐洲是當時世界經濟的中心和工人運動的中心,自然也是信息中心。[全文]
國禮趣談
┈┈┈┈┈┈┈┈┈┈┈┈┈┈┈┈┈┈┈┈┈┈┈┈┈┈┈┈┈┈┈┈┈┈┈┈
國際交往中很重視禮尚往來,國際間互贈禮品就是一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在對外交往中與各國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和其他重要人物相互贈送的禮品稱為國禮。國禮是代表國家贈送的,因此各國在國禮的選擇上注重體現本國或本民族的傳統的物質和文化特征,反映一個國家的綜合發展水平。
1989年,老布什總統訪華,李鵬總理夫婦向老布什總統夫婦贈送了飛鴿牌男女自行車各一輛,這份禮品引起布什總統夫婦一段美好的回憶,當年,他任美國駐華聯絡處主任時,常同夫人騎著嶄新的上海產的自行車逛京城。[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