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路上>>獨家策劃

學習路上

習近平再談綠色發展:“循環利用”之路該如何走?

萬鵬

2016年08月24日10: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自從黨的十八大提出“建設美麗中國”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對綠色發展理念作了一系列論述。“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去年10月,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總書記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並寫進黨的“十三五”規劃《建議》。《建議》中強調,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

在三江源地區限制或禁止開發,不是妨礙發展,恰恰是有利於發展。近日,習總書記來到青海考察,走進察爾汗鹽湖,來到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圍繞綠色發展與生態文明這一主題再次強調“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搞好開發利用”,並對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提出要求,“循環利用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要求,全國都應該走這樣的路。”有媒體和學者分析指出,綠色發展理念作為我們黨科學把握發展規律的創新理念,明確了新形勢下完成第一要務的重點領域和有力抓手,為我們黨切實擔當起新時期執政興國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生態文明建設不是單純依靠市場的“自然摸索”,而是國家政治體制行動能力的展示。

總書記高度重視綠色發展:

循環利用是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要求

當前,中國正處於工業化快速發展階段,能否避免重蹈西方國家早期發展造成嚴重環境問題的覆轍,走出一條既快速發展又善待環境的新路?就此,習近平總書記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要牢固樹立生態紅線的觀念。”2013年5月24日,習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曾指出,在生態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則就應該受到懲罰。“我們要認識到,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2013年11月,習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作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時,再次闡述了他的生態理念。

今年年初,在首次國內考察期間,總書記在重慶市圍繞“長江生態系統”保護問題指出,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個時期,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3月10日,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省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再次談到生態保護問題。總書記關心地詢問青海保護生態環境、推進中國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情況。習總書記強調,一定要生態保護優先,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護好三江源,保護好“中華水塔”,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昨日下午,習總書記來到青海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通過遠程視頻監測系統察看幾百公裡外的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實時畫面。總書記又一次強調“中華水塔”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指出保護好三江源,對中華民族發展至關重要。

“綠色發展理念作為我們黨科學把握發展規律的創新理念,明確了新形勢下完成第一要務的重點領域和有力抓手。”人民日報任理軒文章指出,這為我們黨切實擔當起新時期執政興國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綠色發展,是將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的新發展理念,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關於治國理政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鄧清柯指出,這一理念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辟治國理政新境界的責任擔當。著名經濟學家辜勝阻認為,綠色發展是經濟問題,是生態問題,也是民生問題,需要用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共同推動。特別是要發揮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解決市場失靈問題,落實政府環保責任,合理確定部門間的環保任務分工,避免監管真空。

生態文明建設關系人民福祉:

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

“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環境保護的一貫態度。早在2005年8月24日,習近平在《浙江日報》的《之江新語》欄目撰文論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提出了著名的“兩座山論”。他指出,“我們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經濟與社會的和諧,通俗地講,就是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習近平接著寫道,“綠水青山可帶來金山銀山,但金山銀山卻買不到綠水青山。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既會產生矛盾,又可辯証統一。”

習總書記對於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關系的深刻認識,源自他長期對林業和生態建設的實踐。綠水青山沒了,何談金山銀山?在福建工作期間,習近平曾五下長汀,走山村、訪農戶,摸實情、謀對策,大力支持長汀水土流失治理。經過連續十幾年的努力,長汀實現了“荒山—綠洲—生態家園”的歷史性轉變。201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回答學生問題時對“兩座山”論作出進一步闡述:“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系民族未來的大計。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有學者分析指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總書記的這一系列論述,從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辯証回答了環境和發展的關系,表明中國決策者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和把握達到新的高度。如今,綠色發展成為引領中國下一步發展的“五大理念”之一。世界由此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在生態建設領域的投入不是一時選擇,而是自身發展哲學的升華。

推薦閱讀:


習總書記對軍隊改革再動員 為強軍賦予精神動力

習總書記多次強調“問責”與“擔當”《問責條例》把制度籠子扎得更緊

習總書記建黨95周年講話為何10次強調“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習近平提四個“沒有變”客觀判斷經濟趨勢 對供給側改革提出新要求

習總書記建黨95周年講話百余次提及“人民” 對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習近平再強調改革落地:地方力量打通“中間一公裡”

(責編:萬鵬、謝磊)
相關專題
· 學習路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