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專題報道>>學習路上

學習路上

習近平提四個“沒有變”客觀判斷經濟趨勢 對供給側改革提出新要求

2016年07月11日17:4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7月11日電 (萬鵬)時隔兩年,習近平總書記7月8日再次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和建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此次座談會,不僅有權威經濟學者出席,其中也不乏著名企業家身影。關於中國經濟形勢,當前怎麼看?未來怎麼干?講話中,總書記作出了一系列最新判斷。多位學者在接受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採訪時分析談到,此次習總書記關於經濟形勢的講話,肯定了當前經濟發展態勢,並為中國未來經濟發展勾勒出清晰路線。總書記提出四個“沒有變”對中國經濟發展趨勢作出客觀的判斷,並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有力、有度、有效”新要求。

“穩定”二字肯定大局:

四個“沒有變”客觀判斷經濟發展趨勢

“當前經濟運行基本平穩,符合預期和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用“平穩”二字形象地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和社會大局基本穩定,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並從未來發展趨勢上,用四個“沒有變”客觀地判斷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講話中,總書記特別指出一個現象,即“經濟走勢仍然分化,新舊發展動力的轉換需要一個過程,新動力的成長勢頭正在加快。”

“當前中國經濟正在出現越來越明顯的分化走勢。”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敏在接受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談到,我國有的地區發展充滿活力,比如東南沿海和重慶等地,但有些地區,如東北老工業基地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有些行業和業態前景一片光明,如機器人、智能制造、電子商務發展的虎虎生風,但像鋼鐵、煤炭等行業遇到困難。受產業分化的影響,企業分化更是十分明顯。他認為,面對這一分化趨勢,可以看到,凡是能主動適應新常態,重視創新和質量效益的地區、行業和企業,就會脫穎而出,就充滿了生機活力,就贏得了發展的好勢頭﹔反之,如果墨守成規、抱殘守缺,就會陷入了被動、彷徨、等待和苦熬。胡敏談到,在經濟分化中改造舊力量推升新力量,在經濟分化中推陳出新調整結構,才能不為一時的發展困局所牽絆。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增強定力:

首次提出“有力、有度、有效”新要求

自從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工作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強調,要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改革措施引發了各界高度關注,被認為是高層經濟思路上的重大變化。此后,總書記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表重要論述。“從經濟運行看,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更加明顯,必須堅定信心、增強定力,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強化新的發展動力。”在講話中,習總書記特別強調了“堅定信心、增強定力”,他指出,“宏觀經濟政策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度擴大總需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力、有度、有效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引導好發展預期,用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社會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其中,“有力、有度、有效”可以說是對供給側改革提出的新要求。

“結構性問題是一個深層次的問題,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要有戰略定力,要認識到這一關過的越早越主動。”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義平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日本在上一世紀70年代就到了換擋期,由於片面地繼續追求速度,釀成了上一世紀80年代的泡沫。韓國在上一世紀90年代中期迎來了換擋期,由於沒有准確把握而是提出了不切實際的經濟發展速度指標,以致陷入了亞洲金融危機。我們一定要有戰略定力,調整好結構,就會有更加輝煌的明天。“注重提升信心、穩定預期。”正如今日人民日報刊文指出,應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讓人們對我國經濟發展抱有堅定的信心和穩定的預期,從而減少急功近利的短期行為。為此,應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未來經濟社會發展路徑作出清晰的勾畫,通過穩定、透明的政策來穩定人們的預期。

推薦閱讀


習總書記建黨95周年講話百余次提及“人民” 對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習總書記建黨95周年講話為何10次強調“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習近平再強調改革落地:地方力量打通“中間一公裡”

習近平歐亞之行體現絲路情懷:做好共建〝一帶一路〝大文章

聚焦:如何理解黨的理論一脈相承的“脈”

(責編:姜萍萍、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