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5年,中國迎來承上啟下的節點。
這一年,中國“十二五”規劃收官,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開啟了向著全面小康的最后沖刺。
這一年,習近平總書記堅持問題導向和科學思維,以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全局視野和戰略眼光,系統闡述了“習式”治國理政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這一年,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外交場合宣示中國信心、建言世界格局:“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為各國發展創造機遇”,“將促進南南合作,帶動南北對話,推動國際治理體系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歲末年初,溫故知新。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學習路上”欄目梳理了習近平全年的重要講話、署名文章等,通過大數據分析,提煉出這一年被總書記多次提到的十大高頻詞匯,分別是:發展、人民、經濟、合作、改革、世界、法治、制度、創新、和平。讓我們跟著這些詞匯,去探尋和讀懂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方略和智慧。
(圖為2015年以來習近平重要講話10大高頻詞 數據截至12月15日)
關鍵詞一:發展
“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今年以來提及次數最多的詞語。今年10月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十三五’規劃必須緊緊圍繞實現這個奮斗目標來制定”的論斷,並指出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要“堅持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習近平在11月10日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上指出,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戰略上堅持持久戰,戰術上打好殲滅戰”。[詳細]
關鍵詞二: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和黨的領導的統一,緊緊依靠人民推進改革開放。”“學習路上”欄目對2015年習近平重要講話、署名文章等的數據分析結果顯示,“人民”是總書記提到最多的詞匯之一,共出現了1200多次,展現出總書記心系人民、情系人民的深沉情懷。5月,在浙江召開華東7省市黨委主要負責人座談時,習近平指出,要堅持經濟發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全面解決好人民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問題,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更實在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詳細]
關鍵詞三:經濟
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翻閱2015年習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經濟”提到了1020次。習近平在吉林調研時強調:“保持戰略定力,增強發展自信。”在今年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第一階段會議上,他指出:“我想強調的是,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為各國發展創造機遇。”[詳細]
關鍵詞四:合作
從年初首場外交活動開始,“合作”一詞在習近平重要講話中頻頻出現,成為貫穿2015年中國外交的重要理念。2015年1月8日,在中國-拉共體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習近平致辭指出,“願將中國發展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共同致力於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2015年3月28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開幕式時,習近平強調,“隻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要摒棄零和游戲、你輸我贏的舊思維,樹立雙贏、共贏的新理念”。[詳細]
![]() |
相關專題 |
· 學習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