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2月14日電 (萬鵬)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重視發揮黨校作用是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執政水平的重要保証。1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12月11日至12日,十八大之后的首次全國黨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習近平出席並做重要講話﹔今日,《中共中央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在《人民日報》全文刊發。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黨校工作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視,“黨校姓黨”的原則被多次被強調,黨校如何進一步發揮好重要作用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有學者分析認為,“黨校姓黨”是黨校與生俱來的基因,是貫穿整個黨校發展史的一條紅線,是黨校歷來堅持的根本原則,是天經地義的要求,也是做好黨校工作的根本遵循。用好黨校教育這個獨特優勢,才能保証黨的事業興旺發達、黨的隊伍后繼有人。
習近平系統闡述“黨校姓黨”:
首先要把黨的旗幟亮出來,讓黨的旗幟在各級黨校上空高高飄揚
早在2008年10月,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曾在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提出開創黨校工作新局面的“四個必須”,即必須始終堅持黨校姓黨的原則,必須完善教學布局,必須推進理論研究和理論創新,必須更好地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如何適應黨和國家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在中共中央關於“十三五”規劃的建議中,曾將“堅持黨的領導”列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必須遵循的六大原則之一,並單辟一章以大篇幅就“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作出詳細部署。“加強和改進黨校工作,最重要的是把黨校姓黨原則貫徹到黨校各項工作中。”11月23日,中央政治局會議曾強調“黨校姓黨”原則,並指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關鍵在黨。在11日至12日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再次指出,要“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工作原則,切實做好新形勢下黨校工作”,其中,“黨校姓黨”這一概念貫穿始終,被總書記反復強調。習近平強調,“黨校姓黨,首先要把黨的旗幟亮出來,讓黨的旗幟在各級黨校上空高高飄揚”。
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分析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入闡述了做好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重大意義,突出強調了黨校必須堅持的正確政治方向,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校工作作出部署,對於開創黨校工作新局面、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必將產生深遠影響”。黨校從歷史走來的每一個路標,都深深鐫刻著黨的烙印,清清楚楚寫著黨的標識。黨性原則是黨校與生俱來的基因,是貫穿整個黨校發展史的一條紅線。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歸根到底取決於能不能把黨校姓黨貫穿黨校工作始終。在這個根本原則問題上,認識必須十分清醒、行動必須十分自覺。“黨校是黨直接興辦的學校,必須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不管形勢和任務怎樣變化,黨校姓黨的原則決不能變,忠誠於黨的立場絕不能變。”中共青海省委黨校常務副校長武偉生曾指出,把握干部成長規律和黨校教育規律,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適應新形勢、完成新任務、實現新發展,最根本的是堅持黨校姓黨。
造就具有“鐵一般信仰”的干部隊伍:
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關鍵在於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黨校承擔著為領導干部補鈣壯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務。如何貫徹“黨校姓黨”的原則,習近平在11日至12日的會議上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習近平強調,黨校姓黨,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工作的重心必須是抓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科研要緊緊圍繞黨的中心工作展開,在黨的思想理論研究方面有所作為,等等。習近平指出,“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各級黨校要堅持把從嚴治黨要求和從嚴治校方針結合起來,堅持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把校風建設作為作風建設的重點”。
黨校姓黨不是空洞的口號,也不是抽象的要求,而是有具體、豐富內涵的。昨日,中央黨校負責人就《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意見》答記者問時指出,《意見》對堅持黨校姓黨提出了四條具體要求,就是要堅定政治方向,堅持實事求是,堅持質量立校,堅持從嚴治校,這就在大的方面使堅持黨校姓黨有了基本遵循。“黨校是在黨委直接領導下培養黨員領導干部和理論骨干的學校,是黨委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員干部的主渠道,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黨校的性質、地位和作用,決定了黨校是為立黨、興黨、強黨而建立和工作的。”中央黨校原常務副校長的李景田曾指出,培養高素質的執政骨干隊伍,首先要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中高級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使他們成為忠誠於馬克思主義、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善於治黨治國的政治家。
(本文綜合人民日報,學習時報等媒體報道)
精彩推薦:
相關專題 |
· 學習路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