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七一視頻>>圖片新聞

穿越秦嶺(走基層·一線見聞)

2012年12月12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秦嶺——1600公裡的龐大身軀阻斷了南北氣流,成為中國江河及南北氣候分界線,也成為長江、黃河流域之間難以逾越的交通屏障。

西秦嶺隧道被稱為蘭(蘭州)渝(重慶)鐵路的“天塹咽喉”。穿越了秦嶺就征服了蜀道,正所謂“西秦嶺隧道通,則蘭渝鐵路通”。

12月9日上午,記者從四川廣元出發,到西秦嶺隧道並不算遠,卻行進了8個小時,特別是進入秦嶺腹地后的50公裡,整整花了5個小時,如同步行。在建中的蘭渝鐵路、武罐高速公路穿行峽谷,狹窄路面上的飛揚塵土和頻繁錯車讓前行更加困難,途中還遇炸石作業,不得不停車等待。

下午4時,終於抵達西秦嶺隧道口,天上零星地飄落著雪花,穿著棉衣的我們乘坐軌道車向洞內進發,隧道時寬時窄,車速時快時慢,車輪與鐵軌的巨大碰撞聲經隧道環繞后震耳欲聾,黑暗中我們被搖晃著顛簸前行,司機劉桂林(圖②)說,從洞口到前方工地有18公裡,開車需2個小時,行進中,悶熱潮濕感不斷增強,相機鏡頭開始起霧,脫剩的最后一件背心在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很快濕透,西秦嶺隧道項目部書記黃春暉說,高溫是因隧道內有7000千瓦的機車連續工作散發熱量所致,每進一次隧道就像穿越了一次春夏秋冬。

隧道最深處有不少積水(圖⑥),中鐵隧道局的建設者正忙著TBM掘進初期支護(圖①)。高溫難耐,不少工人光著膀子作業。襯砌班工人鄧鑫(圖⑤)說,孩子老婆都在四川老家,每隔兩月給家裡寄錢,小孩上六年級了,數學挺好的。刀具修理工楊天全(圖③、④)插話說: “這裡吃的飯菜很合胃口,價格也不貴,四人住一房間。” 

在最大埋深1400米的隧道裡,操作隧道掘進最先進設備的是一些朴實無華的青年員工,他們每天接觸的是關於TBM的大量英文資料。在西秦嶺隧道裡他們發明了6項技術專利,創造了兩項世界掘進紀錄。最先實現連續皮帶機整體轉場及正洞連接斜井出砟作業(圖⑦)。

長年轉戰崇山峻嶺,造就了他們大山一樣的品格——堅韌、擔當、沉默。有的分了新房卻沒時間居住,孩子輾轉數日到達工地見到陌生父親時嚇得哇哇大哭,有的帶病攻克復雜地質難關30多歲便犧牲在工地的論証會上……

中鐵隧道局西秦嶺隧道項目部的總工程師鄭孝福說,當年看到招聘單位在北京,且為“央企”,便篤定地簽了手續,不料卻被分到了渝(重慶)懷(懷化)鐵路建設工地,一頭扎進了隧道裡,“至今也沒從隧道裡出來。” 

前不久,幾位慕“央企”之名前來應聘的大學畢業生,在西秦嶺隧道幽深的隧道口邊看了看,便拎著包走了。

西秦嶺隧道是中國鐵路第四次穿越秦嶺,也是我國鐵路建設史上TBM掘進距離最長的鐵路隧道,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為雙洞單線隧道,隧道長28236米, 2008年8月開工,工期6年。

蘭渝鐵路全長約820公裡,總投資829億元,跨越甘陝川渝四地。建成后,蘭州至成都和重慶的鐵路運輸距離將由現在的1172公裡和1466公裡分別縮短至836公裡和820公裡,客運列車運行時間將由現在的17.5小時和22小時分別縮短至7.5小時和6.5小時。(記者 雷聲攝影報道)

(責編:楊麗娜(實習)、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