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心
听说儿子换届进县领导班子希望不大,他竟想出一个“歪点子”:通过网上举报将其他候选人拉下马!事件的主角,还是一位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据媒体6月5日报道,湖南怀化市纪委日前通报了一起顶风违纪严重干扰换届选举工作案件。会同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姚某某,得知其子、某镇党委书记这次换届无望进入县领导班子,为达到让儿子进班子的目的,手写了一份举报材料,声称现任人大主任侯某某等人“拉帮结派”,私下拉票,并列举了某镇党委书记刘某某、县监察局长林某某“行贿受贿”、协同诈骗国家资金、开私人酒店迫使乡镇领导前去消费等所谓“触犯党纪、国法”具体“事实”,5月22日让人发贴到网上。6月2日,怀化市纪委决定,给予姚某某留党察看二年处分,按主任科员重新确定退休费,其子被免去镇党委书记职务。
虽说举报是每个公民的正当权利,但赶在换届的节骨眼上,被举报人与其子还有利益上的冲突,这举报动机的确可疑。如果真如通报所说,是为了“替子争位”而诬告他人,作为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正处级领导、县内的大人物,使出这样“下三滥”的手段,不但令人不耻,还有违犯党纪甚至触犯刑律之嫌,依纪依法被查处,可谓咎由自取。
然而这一查处也引发一些异议。看退休人大主任的举报,有些可能是臆想,比如他猜测有人在按地域“拉帮结伙”,排挤其子所在地域的干部。但也有些在虚实之间,比如他说拉帮结派要进班子的有3人,却并未“遇谁咬谁”,只举报其中两人有具体问题。一是说某镇书记刘某某是现人大主任侯某某的侄儿,行贿受贿,还曾协助该县政协原副主席黄某某(已被法办)诈骗国家资金,二是监察局长林某某曾与人合开酒店,因他原是计生局长,以前计划生育是一票否决,他声称谁不来消费就一票否决他们,所以乡镇被迫去他那里消费,等等。
这些举报事项,本应在查处通报中一一回应澄清。但通报只说,查明该网贴是姚某某所写,“网贴反应的问题不属实”,仅此一句。况且,5月22日发现举报贴,6月2日居然已经走完“根据市主要领导批示”启动调查、报市委常委会议批准等复杂程序,由市纪委做出处分决定。可以想见,短短10天时间,除了可能查实网贴由谁所写、如何发出,对举报事项是否属实,几无调查可能,这就难免让人起疑。
还有,这位退休人大主任除在网上公开举报,还将材料寄给有关部门,内容涉及他人“行贿受贿”“协同诈骗国家资金”等触犯刑律行为。如果诬告得逞,被举报者可能受到刑事追究,符合刑法诬告陷害罪条款,不止是败坏他人名誉阻止他人提拔。所以这种举报,就不是属不属实的问题,也不只是党纪处分、降低待遇问题,不能因其是人大主任就网开一面,需要做出说明。另外,其子虽是举报的可能受益者,但通报并未说明他在此案中扮演了什么角色、是否知情,结果就被免职。如不说明真相,会有肆行“株连”、违反现代法治精神之嫌。
今年是许多地方领导班子“换届年”,肯定会有个别人为了争位上岗,以各种违纪违法手段干扰换届工作。对这些违纪违法行为,必须按照换届纪律要求,露头就打、及时查处、严厉问责。但正因换届工作的敏感性,更需重视在查处相关案件时,要实事求是、依纪依法进行。最重要的是澄清真相,让人心服口服,才能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一方面不能听风就是雨,一接到举报就中止考察选拔,让诬告者得逞。另一方面,也不能因为有的举报与换届有关,对举报的问题就一律认为是“干扰换届”,该查的不查。
恰当的作法,是只要在正常考察阶段没有查实相关问题,就不影响提拔使用。同时对相关举报,按规定启动正常调查程序。查实问题,即使已经提拔同样可以依纪依法处理;查实不存在问题,则给出清晰的真相与结论。对举报者,不管动机怎样、身份如何,只要是捏造事实、有意诬陷,而非情况不明造成错告或检举失实,该依纪处分的依纪处分,该依法究责的也绝不含糊。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首先是真相不含糊,公开、详尽、合逻辑,有助于释疑解惑。切忌语焉不详,打官腔一句“不属实”了事,削弱案件查处的警戒作用和公信力。
更多精彩内容请见“士心热评”专栏:
网评精粹:
相关专题 |
· 作者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