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以“赶考”的心态促脱贫

陈振

2016年06月02日16:22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如今,60多年过去了,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改善。但“赶考”永远在路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当前全党面临的“大考”。党员干部唯有以“赶考”的心态促脱贫,才能在这场“大考”中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要突出“赶”的紧迫性。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当前,我国仍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容不得丝毫松懈,来不得半点马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党员干部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没有任何退路可言。必须切实增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蓬勃向上”的朝气、“勇于担当”的锐气、“用我必胜”的豪气,发扬“5+2”、“白加黑”的实干精神、“不待扬鞭自奋蹄”的工作激情、“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自我加压、负重奋进,顽强拼搏、攻坚克难,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脱贫,蹄疾步稳的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要突出“考”的实效性。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的成效怎么样,群众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要自觉摆正“考生”的位置,以脱贫一线为“考场”,主动接受群众“考官”的考验。要强化宗旨意识。牢记为民原点,践行群众路线,克制政绩“焦躁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脱贫工作的最高标准,俯首真心查民所怨,躬身诚意干民所盼,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要强化精准意识。脱贫攻坚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模式,应当根据各地实情走差异化、精准化的扶贫道路。要找准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因户施策、分类指导,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要强化自律意识。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毫都不能乱用。要严明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和财经纪律,将每一个扶贫项目都落到实处,把每一笔扶贫资金都花在刀刃上,决不占群众丝毫利益、半点便宜,确保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脱贫攻坚的号角已经吹响。五年决战,动人心弦。只要广大党员干部以“赶考”的心态促脱贫,夙兴夜寐、勤勉工作,就一定能够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