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新华每日电讯:上网看民意莫带“圈子思维”

毕诗成

2016年04月29日08:2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上网看民意莫带“圈子思维”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只有遵从了这样的“根信仰”,才能摒弃“圈子思维”,避免“圈子”沦为遮丑纳垢的“保护伞”,从而更好地播散善与正义的阳光
  搞小圈子、小山头、团团伙伙、拉拉扯扯的“圈子文化”之所以不能放任,是因为只要在圈子里,往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甚至错事都可以做,违法犯罪也能摆平。
  除了这种蝇营狗苟的小圈子,现实中还存在另一种“大圈子文化”。表现形式并不是几个人抱团做坏事,而是以所谓的“地域形象”“行业形象”为标准,在头脑中画出圈子——凡事都在这个圈子里断是非、做取舍,不以社会公义、是非曲直为标准,而是以“小我”代替“大我”,以“局部”代替“全部”。
  比如,在基层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说法:某地一个突发事件或丑恶行为被曝光了,有人跳出来指责媒体“你这样曝光给我们全省(或全市、全县)人民丢了丑”;某个行业一名干部犯了错误,要求“捂盖子”“冷处理”的人就会说“不要给我们系统抹黑、丢丑”;要批评某一件事情不符合公序良俗,就有人提醒“这个圈子咱惹不起”“这个部门咱别得罪”……
  用一个人代替一个行业,用一个人代替一地,在这种思维下,不少社会问题初现端倪之后,一些地方部门不是积极面对解决问题,抓紧化解矛盾,而是努力粉饰、遮盖,或阻挠记者采访,或大搞媒体公关。抹来抹去,小问题拖成了大问题,小矛盾酿成了大危机。
  这种罔顾是非正义的“大圈子文化”,在一些官员和民众身上,都表现得很明显。比如,网络上动辄以地域贴标签的方式讨论问题,以身份贴标签的方式侮辱某些群体,让许多无辜的人因此背负了不该承受的压力。
  这种“大圈子文化”,也算其来有自。从历史渊源上说,宗法制社会里,一个个家族构成了封建社会的肌体,每一个家族都可以说是一个圈子。圈子里的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罪,株连全族”,这些认识无疑加强了人们对圈子的依赖和依附心理。从社会心理角度来看,人作为孤独的个体,需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定位,从而获得心灵的安稳。
  问题是,今日中国早已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拿地域画圈子,拿行业画圈子,都很容易不尊重事实、不尊重是非、不尊重道义。更糟糕的是,具体执行者并不觉得自己是在做错事,而是以“维护地方形象”“维护行业形象”等名义“理直气壮”。这会从客观上造成桌面上、桌底下两套认知系统。
  一个社会,有它“高层阶”的核心价值观。批评那些坏的、丑的、恶的,不能说因为是“自己人”,或者说是“我村的邻居”,就可以被原谅可以被理解,就不是坏的、丑的、恶的。这不是现代公民应有的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强调,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这是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号召与要求。这个要求要在全国上下普遍落实到位,需要一种基本的认知前提:大家都能够打破自己的“圈子意识”,从是非善恶出发做判断,把每一个批评监督都看成是对正义事业的纠正,而不是因为记者报道了我处丑闻,就上纲上线怪罪抵制;不是网民监督了别人都鼓励,批评到自己地区就恼羞成怒,“删之而后快”。只讲究所谓的面子,听不进微词,最后酿成了危机,面子里子都保不住。
  公平与正义,永远要放置到圈子、颜面的前头。有人说,标签存在的地方,理性就将枯萎。同样,圈子存在的地方,道义、律法就容易凋零。浇筑共同信仰的命运共同体,首先要警惕那些貌似岸然却经不起论证的“大圈子思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只有遵从了这样的“根信仰”,关注并警惕了林林总总的“小算盘”,才能摒弃“圈子思维”,避免“圈子”沦为遮蔽丑恶、藏污纳垢的“保护伞”,从而更好地播散善与正义的阳光。

网评精粹:


“节日反腐”须坚持“三个强化”

“最美职工”用心诠释“工匠精神”

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抓基层打基础

改革不停步续写新篇章

对百姓要多付出“温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