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新闻热点
在西南某省份,当地一些单位领导不仅用公款送钱,甚至还召开党组会议,讨论给县委书记和县长送钱的具体数额,然后按当地潜规则,一般由两名领导干部去送,其中一人进县委书记的办公室,另一人则站立于门外,进去的领导干部出门时再用手拍一拍空口袋,以示“利是”已送出。
新京报:“开党组会讨论送礼”是政治伦理集体塌方
“单位开会讨论送礼数额”,以及设计送礼监督环节,意味着一个地方的官场政治生态彻底崩溃了,不仅送礼者众,而且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详细】
聚焦媒体评论
京华时报:政府强卖债券 公职人员岂是家臣
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年末,贵州省余庆县很多公职人员都得到了一项特殊的年终任务,要在20天内,向单位交钱购买一种名为“银杏债券”的私募债券,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不买轻则被批评,重者被处罚。【详细】
光明日报:灾难语境下的挑剔心态也是一种监督
灾难语境放大了公众对官员的挑剔心理,不过没必要对此刻意遏制,因为它首先是对官员的一种监督。如果官员畏惧这种挑剔,他们在工作中才能重视公众的诉求。【详细】
工人日报:告别“千城一面”需要更多“典故站牌”
说到城市,如今人们往往有千城一面的感觉。公园差不多,广场差不多,楼房差不多。如果不是不同的地名、路名,置身于哪个城市,你也未必总是清楚。这从侧面说明一个问题:城市风格是相似的,文化是雷同的。【详细】
经济日报:“油价低不利环保”两面看
随着国际油价的连跌,国内汽柴油零售价格已回至“6元时代”。对此,有些人认为,如果能源价格过于便宜,人们用的时候无所顾忌,对环境的损害难以估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