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涛
河南省从2012年底开始就获得了收费资格,可以正式收费运营,可现在收费处却横着几个大红叉,不仅没有通车,甚至路面出现很多裂缝,有的地方裸露着钢筋,一些路段根本没铺最上层的沥青,沿途服务区和加油站也只修了个主体工程,至今处于荒废状态。(12月25日 央视网)
修高速是一件大事,从规划、立项到建设都需要科学的论证。可这条内邓高速,钱花了不少,地也占了将近9000亩,沿途百姓做出了不少牺牲,但却留下了这样一个烂摊子:质量差,路不通,账算不清,纠纷不断。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在资金短缺、质量低劣、追赶工期的“半拉子”情况下,因政府要保证每年通车公里数,竟可无视交通安全强行通车,不但把车主的汽车轮毂硌坏、而且还让周围种田的农民遭了殃。
事实上,“豆腐渣高速”本身就是一封无言的举报信,没有人会相信“豆腐渣高速”只是质量问题,质量问题只是一种表象,背后的蛀虫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便民工程之所以成为烂尾工程,是因为工程建设已成为黑心蛀虫的“唐僧肉”,利益的诱惑吞噬了他们的良知,他们层层转包分包,层层剥皮渔利,偷工减料、权钱腐败,却使工程本身落得如此不堪。
河南豆腐渣高速路的质量问题显而易见。外行的记者都能看出,内行的监管更是心知肚明。我们不能只见豆腐渣的存在,不问监管者的责任。豆腐渣式的监管,造就了豆腐渣式的施工,最终导致了豆腐渣工程的出现。监管走走过场、流于形式,顶着监管的帽子貌似履职,实际上用欺骗蒙蔽的手法,助推了烂尾工程一把,最终却伤透了老百姓的心。
不管是修路的还是管路的,遇到问题绕道而行、推脱责任,不是不清楚,就是管不了。对此,有关部门对“豆腐渣高速”的问责不能再次豆腐渣化,必须严查严管、及时问责,不但深挖“豆腐渣高速”背后的贪腐链条,让黑心蛀虫吐出赃款,而且要对造成“豆腐渣”的腐败者、施工的责任者、工程的监理者、工程的领导者深究到底,绝不姑息。否则,就是在纵容袒护腐败利益,结果必然是“豆腐渣工程”的泛滥成灾。
社会资本参与公路建设本是一件好事,可对于弄虚作假的经济损失,互相推诿的荒唐说辞,绝不能置若罔闻、不了了之,还需还公众一个交待和说法。正所谓,高速裂了,还可以重修,可人心若是裂了,想修也就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