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是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坚持从严治党的必然选择。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营造良好从政环境系列评论,敬请关注。
有则寓言:雪山是一道风景时,雪花尽享美丽;而当雪山崩塌时,雪花却说与己无关。事实上,正是不断增加的雪花造成了雪崩。伟大思想家伏尔泰感慨:“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良好的从政环境,就如美丽的雪山风景,需要每一朵“雪花”都知责尽责、共同营造。
好的环境人人受益,差的环境人人遭损。然而,一些人行动起来时,却做起了“精致的实用主义者”:有的信奉所谓的“适者生存论”,“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放弃原则、随波逐流;有的抱持悲观的宿命论,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体制,摆出一副无可奈何的姿态,与时俯仰、袖手旁观;有的表里不一,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说起不正之风、社会之弊慷慨激扬、义愤填膺,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就耍特权、搞变通,做起来犹恐不及,“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言之凿凿;有的明哲保身当老好人,放弃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有问题不指出、有错误不批评,搞你好我好大家好。
挪威著名作家易卜生说,“每个人对他所属的社会都负有责任,那个社会的弊病他也有一份。”我们既在时时营造着从政环境,又在处处承受着环境影响,谁都不能置身事外。良好的从政环境是件公共产品,人人受益、人人有责。如果大家都想着“搭便车”,一边抱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一边又吹又抬、又跑又送;一边向往着清风正气、朗朗乾坤,一边忙活着拉关系、结圈子;问题都是别人的,自己总是无辜的,政治生态永远好不起来。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做良好从政环境的坚守者、维护者、建设者,不能当旁观者、局外人,更不能当“套中人”,“木匠戴枷”、自作自受,害人害己。
营造良好从政环境,需要从点滴做起。恰如哲人所说,“环境影响人的成长,但它并不排斥意志的自由表现”。凭借一己之力、一时之功也许改变不了整体环境,但可以从自己做起,从影响身边的人做起,从改变小环境做起。一人之数不嫌少,一力之微不嫌轻。推荐投票出以公心,拉票贿选就少次得利之机;干事用权恪守规矩,潜规则就少分生存土壤;交朋结友择善而交,小圈子就少个结网的扣环。每个人都自觉涵养“小气候”,让自己的正能量发光发亮,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大气候慢慢也就形成了。
当今时代最可贵的,不是权变与适应,而是坚守与担当。信念坚定、勇于担当的人,永远是时代的中坚和社会的栋梁。不吹不拍、不媚不谀,也许会被世故圆滑者笑话“不够成熟”;坚持原则、不买面子,也许会被“聪明人”说成“不识时务”、视为“另类”;不跑不送、不拉关系,也许会在某些时候某些事上吃苦吃亏、受累受气。但请相信,时间是最公平的裁判,公道自在人心。只要坚守正道、弘扬正气,最终会得到组织的公正评价,得到社会的理解和赞誉。
“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改革开放之初,清华学子提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响亮口号,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营造良好从政环境,每个党员干部都当以身作则,低头反求诸己、抬头身体力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自己,保持正气,讲信念、树人格;对他人,保持真诚,讲真话、办实事;对制度,坚持原则,守规矩、守底线;对恶行,保持警惕,有担当、敢亮剑;对权力,保持操守,抗诱惑、保廉洁。这样,我们的从政环境就会一天天好起来,每个人也会收获更加理想自由的人生。
相关专题 |
· 《中国组织人事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