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法”不远人

薛世君

2014年11月11日16:14   来源:河南日报

原标题:“法”不远人

  最近的热播剧《马向阳下乡记》,一开始就是大槐树村的村民秋香因为被刘世荣占了两垄地,愤而“告”到了市委书记面前。戏里的一“告”,反映的是现实中法律在农村的尴尬地位。

  随着社会文明和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民众的法治观念已经有了显著增强,遇到利益纠纷,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法律,希望能通过“打官司”公正解决问题。但念头并不代表行动,有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的情况,并没有随着法律意识的提高而增加,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无讼”现象。

  农民不愿通过诉讼解决纠纷,当然有人情、面子等方面的因素,但更重要的一是成本高、二是不信任。官司一打,日常生活会乱套、请律师要花钱、法律程序很磨人,光是时间的消耗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有时综合考量后还是选择了私了、妥协或隐忍,甚至有的认为“上访”更管用而宁愿走上“上访”之路。而不信任,则来自“官官相护”的遐想,以及个别判例暗箱操作、潜规则横行导致的负面示范效应。11月5日《大河报》就报道说,民告官案原告胜诉率不到10%,这必然带来法院“被干预”的质疑。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光信还不够,好用才是关键。毕竟,法律不是装点门面的摆设,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首先就得降低“守法”、“找法”、“靠法”的社会成本,不能让拥护和信仰法律权威者得不偿失,不能让人觉得公平正义高高在上、触不可及。由此,通过创新执法体制、优化执法程序,建设职能科学、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乃是题中之义。

  再者就是司法体系要以公开、透明打消质疑,以公正、廉洁赢得信任,通过破除各种潜规则,杜绝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比如我省从2013年起试点的民告官案件异地审理,省高院今年5月28日在全省中院实行行政诉讼异地管辖分工等,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以这种理念和举措来构建开放、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方能“法”不远人。⑧1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秦华、权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