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安徽日报:扎根生活 服务人民

2014年11月10日11:26   来源:安徽日报

原标题:扎根生活 服务人民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的一个根本问题、原则问题。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文艺才能发挥最大的正能量。

应当看到,当下文艺创作确实存在某些脱离人民的倾向。在某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低俗,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显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认同于所谓 “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个人得失,脱离大众、脱离现实。这样的文艺作品,由于脱离了人民大众的主调,远离了社会公众的情感,既不能为时代留声,也不能为进步聚能。

人民需要文艺,文艺更离不开人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古往今来,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无不是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艺术可以放开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只有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中、把万家忧乐倾注笔端,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一旦离开人民的阅读、人民的收听、人民的观看,文艺作品就没有了欣赏的对象、评鉴的主体、检验的尺度。一句话,离开了人民,文艺作品就没有价值和意义。

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以人民为中心,就要真挚地热爱人民,深深懂得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道理,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就要自觉地扎根人民,努力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就要热忱地服务人民,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尽人民的情怀与梦想,安徽文艺一定会迎来又一个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春天。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赵娟、秦华)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