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新华日报:“最后一公里”何以成了“最难一公里”

梅剑飞

2014年11月02日08:33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最后一公里”何以成了“最难一公里”

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常常会成为“最难一公里”。一些惠民政策终端兑现难,好政策“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走在路上”,却落实不到群众身上。

一项政策从调研、征求意见到正式出台,很长的路都走下来了,为什么“最后一公里”却“行路难”?分析原因,我们不能小看了“最后一公里”中小权力设置的障碍。不给“好处”不办事,门难进、脸难看,打太极、踢皮球。部分基层公务员虽然官不大,官架子却不小。他们身在基层,却没走出官本位误区,缺乏服务百姓的情怀。在客观上,则因为相关机制的缺失、责任的缺位、监督的缺席,导致跨越“最后一公里”障碍困难重重。

“最后一公里”打不通,往往会带来政策失效、政府失信等负面影响。对此,中央领导提出过告诫,“希望我们的一些同志,不要贪恋手里那点小小的权力,阻碍政府工作的大目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中央反复强调,要解决好联系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后一公里”真的就是“最难一公里”?事实并非如此。记者近日在扬中采访,发现该市推行的“民情E通”系统,有效打通了干群联系的距离。本报开辟的打通“最后一公里”专栏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如为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阜宁农业局挑出农技员挂钩种养大户,一个电话,专家上门免费指导,随叫随到;洪泽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上门免费体检,为特殊病人随访治疗等。

这些案例都给我们启示:打通“最后一公里”实际上并不难。只要真心重视,诚心做事,“最后一公里”完全可以畅通无碍。具体来说,需要包括技术手段、服务意识、制度建设等等。这些环节本身有着环环相扣的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最后一公里”往往需要基层窗口落实办理,因此规范“小权力”特别重要。搬开“最后一公里”的障碍,就要让社会、群众参与监督,把“小权力”盯牢盯紧,让公职人员干净干事。而“理念和感情”则是打通 “最后一公里”的内生动力。通过制度约束权力,最终是为了促进干部思想作风转变,增进公务人员对群众的感情,让服务意识充分回归。位置摆正了,服务意识上去了,很多问题就不会再成为问题,公职人员才会积极履职尽责,努力利用新技术、开辟新通道,为群众多办实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杨丽娜)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