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传
央视《新闻调查》 9月20日播出节目《高墙里的官员们》,其中,因贪腐入狱的原广东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育英在狱中日加工灯泡2000到4000个的新闻上网以后,给了网友极大的心理冲击。网友纷纷感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此前两天,江苏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与会人员集体观看了深入剖析朱渭平、阮汝国、余海、郭兖生等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片。面对镜头,四人无不伤心落泪,悔恨交加,假如时光真能穿越,假如在他们面前真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恐怕十之八九不会选择走到现在这样的地步。
《红楼梦》里有一个警句: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不管是罗荫国、朱育英,还是朱渭平、阮汝国、余海、郭兖生,在位之时无不踌躇满志,叱咤风云,在贪与不贪这个“向左走”与“向右走”的关键问题上,他们本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遗憾的是,当身后有余时他们不肯“缩手”,侥幸地认为达摩克利斯之剑不会加到自己头上,藐视党纪国法,肆意妄为。等到“想要回头”却已“眼前无路”,只能用入狱改造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能不让人感到痛惜?
陈毅元帅说:“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身为国家干部,从入职第一天起,就应该懂得身后有千万双监督的眼睛,头顶有党纪国法的利剑,分清公是公、私是私,来不得半点含糊。在廉洁自律问题上,稍有不慎,滑入深渊,轻则身败名裂,重则家破人亡,连党和政府的形象也会受到极大损害,能不心存敬畏,严格要求?
反腐倡廉要筑牢权力的笼子,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监管防范机制,但领导干部的主动拒腐也至关重要。一旦自己被查处,就痛哭流涕埋怨“干部当大了就没人管”;一旦别人被调查,就嘀咕“他是不是得罪了谁”;或者声称制度不健全,大环境就这样,犯错误属于正常……诸如此类的怪诞论调,其本质都是“外因决定论”,把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由内因说成外因。在反腐倡廉问题上,不是先反思自己,而是把责任推给别人,怪“笼子”扎得不紧,怪行贿者太坏,怪大环境不正。小孩偷了邻居东西,不怪孩子不好,却怪邻居没关好门,岂不谬乎?
其实,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如果律己不严,不管住自己,身后有余而不“缩手”,那么,面对再紧的“笼子”都可能动歪心思、想钻空子。在中央的重拳出击下,一大批贪腐分子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当此之时,如果还心存侥幸,不快“缩手”,甚至错误地认为被查处的干部“是不是运气不好”,那么,危险则就在眼前。必须常怀敬畏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在18日召开的全省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省委书记罗志军强调:“作为党员干部,一方面要以平和心态看待权力,从跨入公务员队伍那一天起,就要清楚自己人生已经做出了选择,只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来不得半点私心杂念,从当上领导干部的那一天起,就应当清楚,自己势必要与一些东西绝缘,不能再去奢求人生所谓的荣华富贵。”这一观点,道出了筑牢“思想笼子”对于反腐的极端重要性。身后有余且“缩手”,莫待无路想回头,每个领导干部都应该主动筑牢“思想的笼子”,以清廉之心从政,以清白之身做人,以清明之风服众,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