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山西日报:过节福利边界法律说了算

赵向南

2014年09月23日07:53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过节福利边界法律说了算

  刚过去的中秋节,不少单位零福利。多数职工很不适应。过节福利如何发

  中秋过节零福利

  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你们单位发月饼了吗?发购物卡了吗?网友在微信、QQ群里调侃说:“明月空中挂,钱卡莫想发,唯独值班表,让你随便拿”“今年中秋不收礼,收礼只收问候语”。玩笑背后,道出了今年中秋的实情。

  随着一条条反腐禁令密集出台,我省不少国有企事业单位、机关人员没了以往的节日福利。采访发现,省直机关和太原、忻州、长治等机关企事业单位,中秋基本是“零福利”。中秋当日,省委某部门工作的李先生特意在超市买了几盒月饼和水果,送给父母亲和长辈们。他感慨地说,以前过节,单位会发一点月饼水果,今年一直等到放假前也没有等到,孝敬老人礼数不能少,只好自己掏钱买。

  今年中秋,像李先生这样“零福利”单位不是少数,特别是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尤为明显。不仅国字号单位是这样,连民营中小企业也是这样,给职工发放的节日福利,如月饼、水果、蔬菜等,但价值比往年少了许多。

  太原一贸易公司今年只给员工发了300元过节费,与往年相比,月饼和购物卡取消了,过节费也少了200元。职工们说,已经不错了,不少单位已取消息了。

  上班族有些不适应

  中秋福利从“有”到“无”,上班一族很是不适应,不仅网上吐槽调侃,私底下也表示不满。一事业单位职工坦言,一年就那么几个节假日,发一点福利,职工捧着节日福利欢欢喜喜地过节,有什么不好?和腐败有多大关系?

  采访中,类似不适应“零福利”的人为数不少。山西大学法学院雷老师说,中秋福利不管发多少,已发多年,人们已形成中秋有福利的习惯,今年一下子停发,感觉很不适应。人们在网上说说、私底下议论议论很是正常。

  特别是节日期间,人民网刊发了《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言论,一下子引发社会共鸣。公众在微博、微信、QQ和网站纷纷转载,并留言支持《人民日报》的观点,仅网站转载达190万条。

  当然,也有公众对中秋 “零福利”理解并表示支持。不少人说,中央打虎灭蝇,效果显著,治乱需用重典,我们现在做点牺牲,也是好的。

  福利边界真说不清

  国企、机关该不该发福利?发福利边界在哪?

  中秋节当天,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了177件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件,其中多件违规发放职工福利案件引人注目:既有党政机关发放实物月饼,更存在月饼券、购物券及公款旅游等多种“隐性待遇”。

  既然享受月饼券、购物券及公款旅游这些以前多是“常规”项目的福利属于违规。那么福利真正定义是什么?哪些福利可以享受?哪些福利属于违规呢?

  其实,国家对职工福利早有明确定义。按照国税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现有的福利费通常指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这就涵盖了国有及民营各类企业的发实物及购物卡、消费券行为。一些企事业单位也参照上述做法。再根据财政部2009年发布的《关于企业加强职工福利费财务管理的通知》,娱乐、健身、购物、旅游不能当作福利发。

  省政协常委成锡锋说,多年来,我国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低工资制,将福利作为收入一部分,加之多年逢年过节适当发点福利,体现对职工关心,人们对过节发福利习以为常。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福利“异化”也趋于严重,一些国有企事业单位巧立多种名目,让福利涵盖内容远超规定,借公款慷股东、国家之慨滥发,行业和单位之间的悬殊过大、离谱发福利等,福利已与腐败有了千丝万缕联系。

  过节福利要有法可依

  反腐剑指福利,肯定针对的是不合理福利,针对的是让人诟病的灰色收入。说是要取消合理的职工福利,是对反腐的误解或曲解,因为反腐的最终目的之一,恰恰是为了增进公众福利。中央对职工福利已有界定:

  《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已明确,要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严格规范党政机关各种津贴补贴和奖金发放行为。财政部也要求,企业职工福利一般应以货币形式为主,严控以本企业产品和服务作为职工福利低价或免费使用。

  成锡锋说,近年来我国对财政供养人员的福利制度已进行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将一部分福利性的补贴纳入工资,实现公职人员收入的“工资化”“货币化”。如果现行工资制度设计,已经把过去的各种福利均纳入工资津贴之中,那么大家应该适应工资制度改革的 “新常态”,不应像过去那样对福利抱太大的希望。

  成锡锋建议,改革职工过节福利费,一是建议财政部门应根据我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结合工资发放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福利分配额度和分配办法,统一和规范公务员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同时,要清理规范工资外收入,逐步规范混杂于福利费中的业务支出,更重福利再分配中的均等化。“当然,中国老百姓习惯并期盼节日福利,不妨适当保留。但必须从制度上予以明确和规范,务必使福利发放既合情合理,又合法合规。”(记者 赵向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玉、程宏毅)
相关专题
· 地方要闻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