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举报”也要“打假”

蔡玉洁

2014年08月20日15:58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近日,偶然机会与大学同学QQ聊天,才得知他去年便辞了公务员,随亲戚到南方经商去了。记得以前经常听闻该同学特别喜欢这份工作,还经常加班加点,忽然就这样辞职,心中着实惊诧不已,连忙问起缘由:原来他在去年提拔单位副局长的关键时刻,被一位“好心人”举报有贪污腐败、跑官要官、生活作风等问题,虽然后来经上级查核不属实,但职位已经旁落、影响已经造成,领导、同事待他如同“瘟疫”一般,不是见面“白眼”、就是远远“指点”,一气之下,便辞了公职、远走他乡。想起同学当年才加入公务员队伍时的神采飞扬、意气风发,期间为工作殚精竭虑、彻夜不眠,如今却因一封“假举报信”背井离乡,心中不胜唏嘘。

其实,现实中,这样类似的事情又何止于我同学呢?现在,在有些地方和单位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每逢干部提拔重用、评先评优的当口,总有对拟提拔或评优对象的匿名举报信“闻风而至”,上级出于对人选质量和选人用人公信度的考量,认真查核被举报对象的问题。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最后就算调查结果不属实,但对被举报对象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却无法估量。单位也往往从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退而选其次,使有些优秀干部没有输在工作这个竞技场上,反而一头栽倒在“假举报”上,无形中让老实人寒了心、吃了亏。

举报作为群众反映诉求和开展监督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在净化选人用人风气、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满意度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应当看到,现在有些干部奉行“会干的”不如“会告的”,善于“耍阴招”、“使绊子”,为了自己提升评优,不仅自己跑要,还指使人搜集竞争对手的问题,发现不了就捏造和诬陷,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挤上提拔重用、评先评优的“独木桥”。让老实人吃亏,就是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最终贻误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各级各部门对“举报”不但要高度重视,还要坚决“打假”。

对“举报”进行“打假”,就要区分不同情况、分类对待。对实名举报调查不属实的,要倒查举报人及其相关授意人的责任,进行严肃批评教育直至组织处理,给予相应党政纪处分;对匿名举报调查不属实的,要将调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开公示,在接受群众监督的同时还被举报对象一个“清白”。 对“举报”进行“打假”,关键还在于在调查期间,要停止提拔重用、评先评优的程序,防止有人“乘虚而入”、“浑水摸鱼”,从而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现象。如此,才能真正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蔡玉洁文集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