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政府“转作风抓发展”动员会提出,要在全区扎扎实实开展“转作风抓发展”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迅速行动起来,把“转作风抓发展”活动,作为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狠抓作风建设,鼓足干劲,大干快上,努力完成今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以来,全区经济运行形势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压力,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回升。忧的是,稳中有忧、稳中有险,主要指标增速与预期差距较大。认真分析上半年全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固然有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但也与一些干部的作风出现问题,特别是不作为、慢作为、不敢担当、不在状态有很大关系。
内因从来都是变化的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和精神状态如何,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有什么样的工作作风、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成效。如果说,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比较好的时候,作风的作用还不那么突出,那么在发展遇到瓶颈、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候,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作风和精神状态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各种困难挑战和机遇比较多的地区来说,干部的作风如何,显得异常重要。越是奋发有为,有责任、有担当,敢试敢闯,就越能够抓住机遇、战胜困难、争取主动。反之,按部就班、坐而论道、四平八稳,只能丧失良机;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困难,只会贻误事业。 缺乏敢拼敢闯的精神,缺乏争创一流的雄心壮志,其结果,往往是本来可以做好的工作没有做好,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没有达到,从而使困难越积越多,延误发展时机。
应当看到,近年来,全区广大干部的精神面貌有了明显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项事业突飞猛进,各级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作风过硬、学习作风踏实、工作作风扎实的党员干部。在他们的带领下,广大群众焕发出了空前的干劲和热情,许多过去不敢想的事情,干成了,许多看来是难以逾越的困难,都被踩在了脚下。
但与此同时,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依然存在着一些精神状态不佳、作风不过硬的干部:有的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自以为是、小进即满、小富即安;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想着只要不违规、不犯错、不腐败,即便不好好干,也丢不了“官帽子”;有的怕担风险,怕出差错,明哲保身,四平八稳,遇到矛盾绕着走,遇到问题往上交;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坐等中央出台大的调控政策,坐等项目和资金……这些都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其位就要谋其政,谋其政就要为其民。干部,就是要干事创业。经济下行的压力越大,工作越要主动、越要奋发有为。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千方百计稳增长,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坚决克服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按老套路、老办法办事的习惯,打破条条框框的限制。只要是有利于改革发展的,就要不争论、埋头干,不犹豫、大胆干,不守旧、超前干。对认准的事、必须做的事,要有钉钉子精神,顶着压力也要干,冒着风险也要担,决不能平平安安占位子、疲疲沓沓混日子。
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以“大干150天、努力完成重点工作任务”为载体,突出解决不作为、慢作为和不敢担当、不在状态等问题,进一步查找差距、找准目标,进一步理清思路、细化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抓发展、稳增长上来,凝聚到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