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伟
提 要:绘好战斗力标准“拓扑图”,就是力求用“一张图”把部队作战能力“缺什么”“怎么补”“谁负责”等规划清楚,使战斗力建设从“概略瞄准”到“精确制导”,从“各自为战”到“攥指成拳”。
当前,全军各部队正在广泛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对于不同战略方向、不同使命任务、不同类型部队、不同专业岗位而言,战斗力标准的内涵十分丰富而具体,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需要全面筹划、总体设计,绘好战斗力标准“拓扑图”。
所谓拓扑图,起源于拓扑学,即研究几何图形在连续变形下保持不变的性质而绘制的图表。绘好战斗力标准“拓扑图”,就是力求用“一张图”把部队作战能力“缺什么”“怎么补”“谁负责”等规划清楚,尽量通过数据说话,真正揭示出制约战斗力提升的核心因素,使战斗力建设从“概略瞄准”到“精确制导”,从“各自为战”到“攥指成拳”。
绘好战斗力标准“拓扑图”,谋求的是战斗力标准的实体化、层级化和量化。战斗力标准,既能定性也能定量,需要按照体系能力的构成,细化到各个层级、各个领域、各个终端;需要按照各个要素的贡献率,细化为具体计量指标;需要按照战斗力生成提高的规则,日复一日、常态化地点滴叠加。
具体来说,这张“图”必须涵盖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能力,重点围绕未来作战中侦察情报、指挥控制、信息作战、火力打击、立体投送、作战保障、政治工作、国防动员等核心能力,逐项逐要素研究提出能力需求、现状差距及对策措施,对部队作战能力进行细化分解和量化分析,精算细算具体指标数据,确保经得起实战检验。对于不便量化的项目,则要定性分析提出标准要求,明确落实的具体时间节点。
绘好“拓扑图”,功夫在图外。绘制战斗力标准“拓扑图”的愿景固然美好,但其范围之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既要紧贴现实,一步一个脚印,更要着眼长远,搞好顶层设计。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联合指挥与参谋学院六队)
相关专题 |
· 热点·视点·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