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天烈
以防火之名禁烛,恐怕有点“踩过界”了。“一禁了之”治理方式的背后是“管理思维”,为了行政需要甚至是政绩需要,损人也没关系,扰民就更是无所谓了。
停电了,你会怎么办?答案多半是点上蜡烛,还能享受一下没有电器之音的宁静。不过,对于经常停水停电的大理古城中的商户,停电就没那么浪漫了。不仅可能会影响营业,而且还不准点蜡烛。“停电后商户不准点蜡烛”,当地将于7月实施的这一规定引来颇多质疑。
停电禁烛的出发点可以理解。一个木质建筑为主的老城,消防安全确实该重点强调。年初,独克宗古城即有2/3面积过火。不过,如果因为火灾隐患大,就规定停电禁烛,影响到商户营业甚至居民生活,那就好比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倒不如干脆禁止用火来得彻底。
禁烛之后,停电了怎么办?要操心这个问题的,显然不能只是商户,更应该是当地的社会治理者。如果做不到不停电或少停电,能否每家按需提供应急灯?这显然有点难。所以,与其禁烛,倒不如在停电前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增强居民防火意识;在停电时加强戒备,联防联动、随时出警。
现实中,类似停电禁烛的规定,实不少见。地铁人多有安全风险,就撤报摊儿;群租房容易出问题,一禁了之;成了色情盗版通道,那就把各种盒子给关了……“禁令”成了治理的法宝。或许,还有伴随而来的罚款。
习近平很爱引用《老子》中的一句话讲治理之道:“治大国如烹小鲜。”太多的禁令,实际上就是在不断翻动“小鲜”。一方面,禁令会让公众不堪其扰,如“停电禁烛”,作为商户,除了感受到麻烦,却不一定能认同其初衷。另一方面,禁令如果遭遇“软抵制”,更会成为侵蚀制度公信力的蛀蚁,导致更多的制度被掏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不作为——看似出了禁令,实际上却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在作为,类似用“扔掉”的方式整理房间,用“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一禁了之”的治理,折射该被淘汰的行政理念。禁止的背后是“管理思维”,是为了行政需要甚至是政绩需要,损人也没关系,扰民就更是无所谓了。实际上,在一个日益走向民主与法治的社会,只要没有造成社会危害、违背公序良俗、损害他人权利,个人行为都应该得到允许乃至保护。以防火之名禁烛,恐怕有点“踩过界”了。
“停电禁烛”,或许正可作为一个新的成语,写进我们的语汇库。多年以后的语文课本上,它的后面会跟上释义:形容一种过分简单粗暴、不顾他人感受的问题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