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应海
6月17日,央视曝光有人组织外地大学生到河南开封参加高考替考。组织替考者称,他们花钱买通了监考各环节,打点一个考场起步价7万元。当天,教育部派人进行调查。河南招生办回应,该省今年高考已查实违规违纪考生165人,其中替考127人。
河南这起“替考组织”花钱打通各环节,让替考者顺利完成考试的案件,十分罕见。在这起“群体性”事件中,看似严密无比的高考考务体系竟然被击得粉碎,形同虚设。因此,彻查此案,在把组织者、作弊者、失职者、贪腐者一一捉拿归案的同时,查找制度漏洞、深入追责,就显得尤为迫切。
鉴于河南高考替考案的严重性和复杂性,笔者建议相关部门最好从一开始就启动“异地调查”程序,由相关部门直接接手此案的调查。原因很简单:
其一,在这起替考大案中,雇用“枪手”的考生家长都是当地有钱的、当官的,非富即贵,这些人的关系网非常复杂,常常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由当地相关部门,哪怕就是河南省相关部门主导调查,很难说不会遇到重重阻力。
其二,如此大规模的高考舞弊事件,查出的问题越多,受处分、丢官帽的人就会越多,因此,对于某些领导而言,当然是希望能大事化小就大事化小,能将就过关就将就过关。
其三,这起替考案的组织者称,他已是第三年干这事了。也就是说,在去年和前年,同样有可能存在大范围的替考现象,只是没有被发现,或者虽然发现了但被地方给捂住了。如果由地方相关部门侦查今年的案件,他们还能顺藤摸瓜,进行深挖吗?
因此,为了确保此案的查处公平公正,杜绝任何偏袒包庇现象,把所有涉案者全都捉拿归案并问责,在第一时间启动“异地调查”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