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法堡
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读者李先生反映,其在110国道毫沁营段附近的一家超市买了一包粽叶,回家后竟发现粽叶的生产日期为2014年8月1日。后来,想找厂家问个明白,对方的电话却一直打不通(6月6日《北方新报》)。
常言道,民为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一种食品竟然早产两个月,不能不让人对食品的质量安全以及商家的诚信品质产生怀疑。可以说,某些不良商家屡屡造假捞黑心钱的本领,早已赶超春晚小品里的忽悠功夫,也不知这种坑蒙拐骗的“专业精神”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生产日期玩穿越,肯定是奸商意识结出的恶果,简直就是欺客太甚。
真不敢想象,生产日期也可以明目张胆地玩穿越,那么,在配料、卫生等方面,是不是也暗藏见不得人的猫腻?有没有违法生产的嫌疑?又让消费者情何以堪?尤其值得追问的是,消费者在6月竟然买到了标注生产日期为同年8月的粽叶,合法权益明摆着已经受到侵害,那些自称明察秋毫的监管者知情吗?
笔者这样质疑,并非凭空臆想。商家在生产日期上玩穿越,一味逐利、道德血液缺失自然首当其冲,但监管之松懈、处罚之轻微才是根本原因。
要摆脱困扰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魔咒,重拳除了落在屡屡造假、把消费者当冤大头的不法分子身上,还要严厉追究相关监管者的责任,要让那些有法不依、有责不负的人不但戴不了乌纱帽,还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或许这样,类似生产日期玩穿越的“杯具”才会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