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不洁,看过节”。“四风”表现在平日,猖獗在节日。平时的“四风”,为官者多有警惕。节日“四风”则往往蒙着温情的面纱,披着风俗的外衣。为此,“五一”节之前,纪检监察部门密集通报违反八项规定的典型案件,就是要警醒某些人,要增强清醒意识、危机意识,谨防节日前后放松警惕,成为“四风”的俘虏。
有人可能会认为,节日期间难免人情往来,吃点喝点、收点拿点、玩点乐点无所谓。殊不知,侥幸是不幸的开始。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贪腐之路,大都是从节日“第一次”发端的。一个人的“清白堡垒”一旦被攻破,要想收手就难了。
过节之日,当是“保洁”之时。节日应该“有礼有节”,而不应是“繁文缛节”;应该是“人格有节”,而不应是“失品失节”;应该是“节约节俭”,而不应是“不加节制”。俗话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每收一份礼,就会在人生的“污名本”上添加一笔。这笔账记多了,一个人的自由生活也就走到了尽头。“舟必漏而水入,土必湿而生苔”,喜欢收礼之人,正是觊觎者最容易盯上的“猎物”。
干干净净、清清白白,是党员干部从政的追求,也是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期盼。不收礼、多拒礼,才能避免“四风”侵扰,从而让清气冲盈、清风长拂、清雅立身。能否保持清白人生,每个节日都是重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