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长江日报:把反腐“零容忍”变成社会直观印象

肖畅

2014年04月18日08:42   来源:长江日报

原标题:把反腐“零容忍”变成社会直观印象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昨天发布署名文章称,当前反腐倡廉呈现出了“中央高度重视”、“百姓高度关注”、“贪官高度紧张”之“三高”态势,反腐“全覆盖”,“零容忍”,因此,“选择性反腐”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腐败问题频频曝光,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诚如文章所言,不仅党政机关的腐败问题受到更加严厉的惩治,军队的腐败也受到中央的重视,国有企业、高校等部门的腐败问题也频频曝光。几乎可以说,当前反腐展现为拉网排查之势,权力所及的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有贪官落马,强劲态势既让贪腐官员高度紧张,也提振社会人心。

尽管如此,“选择性反腐”的论调不可能就此销声。任何论调,都代表部分人的看法与见解,不管对错,都是客观存在。“选择性反腐”的论调就代表当前一部分人对反腐的看法,而在任何一次集中反腐过程中,这种论调几乎都会出现。驳斥这种论调并不难,“选择性反腐”有其不证自明的逻辑,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缘由的猜测、质疑。但关键问题在于,持有这种论调的人不会因为驳斥而改变看法,正如任何社会议论不会因为辩论就改变态度。惟其如此,要让反腐“全覆盖”、“零容忍”从纪委监察部门的执法原则,转变为切切实实的社会一般印象,让公众能够直接触摸到“零容忍”的态度,让“选择性反腐”的论调自然失去市场。

应该说,只要有贪腐官员落马就是大快人心的事情,只要有反腐动作便能赢得掌声。但随着情妇反腐、内斗反腐等等种种事例的出现,很多人慢慢建立了一种反腐间接化甚至工具化的印象,反腐的道义色彩被一些不正当的手段、事例给败坏,“选择性反腐”的论调由此出现,更是慢慢成长为一种刻板成见。这就是说,反腐的手段、程度乃至整个表现过程,往往比直接的反腐效果变得更加显著,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有腐必反的信心,以及反腐的道义色彩。

当期,反腐之风刮向各个领域,其强劲态势前所未有。各行各业的贪官逐一落马之时,人们感受到一股强大的震慑力。但从一般印象上来说,是否做到“全覆盖”、“零容忍”,是否真正做到了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总会有人犹疑。日常生活中,对一些贪腐官员的各种传闻是否会被马上当作线索,网络举报第一时间引起的反应是辟谣还是展开调查,腐败者是否会受到强大的利益共同体保护,这种日常生活得来的直接印象,往往影响人们对反腐的看法。在这个意义上,要从反腐常态工作中,从反腐程序、机制的层面,具体看待反腐“全覆盖”、“零容忍”的意义。既要让反腐之风刮向各领域,也要让反腐手段体现在各个环节关口,体现在人们眼皮子跟前。

我们看到,当前集中反腐中,纪委监察部门的机构设置、工作机制有大幅度调整,相关信息平台有极大改善,举报渠道丰富起来,这既是做到反腐“全覆盖”的前提,也是这种态度之下的直接成果。可能更多的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强化,以便反腐纵深推进。更重要的是,反腐不仅仅是为了让哪些贪官倒掉,更是权力自我净化赢得人们足够信心,而能否让反腐“零容忍”成为一种社会直观印象,成为一种看得见的、触摸得到的鲜活经验,尤其重要。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黄策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