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希华
“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有一点‘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对广大党员、干部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思想武器提出明确要求。
会吃辣椒的人都知道,吃时辣得面红耳赤、满头大汗,过后却疏通经脉、全身舒畅。同样,被批评时脸红心跳、如坐针毡,而知错即改、卸掉包袱,就会神清气爽、如沐春风。实践表明,开展有“辣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更能剖析自己、警示他人,让查摆问题有的放矢。
反观当下,有些批评与自我批评“辣味”不够。比如,有的谈问题少、夸成绩多,批评成了变相表扬的“甜味”;有的避重就轻、轻描淡写,批评清淡而“无味”;有的满腹牢骚,批评成了诉苦的“苦酸味”……探其缘由,都是私心作祟,批评上级怕“堵路子”、影响前途;批评同级怕“鼓肚子”、伤和气;批评下级怕闹情绪、丢选票;批评自己怕失面子、坏印象。党内少了思想交锋和火花碰撞,难免闭塞视听、麻痹神经,最终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开展有“辣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要有话直说。心中无杂念,批评就不难。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丢掉“怕”字,直呼其名、直言其过、直点要害,做到矛盾面前不回避、问题面前不嘴软、党纪面前不变通,见人、见事、见思想。开展批评实际上是一种提醒、拉袖和监督。广大党员、干部对来自善意的批评应虚心接受、闻过则喜、闻过则改;对有偏差的批评应耐心听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恶意的批评,更应冷静对待、反思警醒。
开展有“辣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要有话敢说。领导愿意敲打和倾听“当面锣”,群众才不会敲“背后鼓”。领导干部敢于开展和接受批评,带头亮思想、讲问题、担责任、改不足、帮同志,其他成员或下属就会打消顾虑,自觉跟上来、照着做,开展批评才不会流于形式。此外,要严肃查处打击报复、压制批评的人和事,为批评者打气撑腰;同时,表彰和奖励那些坦诚直言、实事求是的批评者,并对敷衍了事者给予严厉批评和警示。如此,才能大力营造敢讲真话、敢吐实言的浓厚氛围。
开展有“辣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还要有话会说。根据被批评者的承受能力,尊重其人格,适应其性格开展批评,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性格外向者,可采取激将式批评,调动其争强好胜的欲望;对性格内向、脾气倔强者的批评,态度要和蔼,语气要平静,言词要准确,情真意切、娓娓道来;对那些处事一向严谨、自尊心和上进心强且勇于认错者的批评,应尽可能采取个别或书面批评的方法,不过于责备、点到为止,真正让受批评者听着顺气、想着是理、改着有劲。同时,对一时受到批评,想不通、受不了、压力大的同志,要持续做工作,帮助其减负释压,消除不良情绪。
做到了有话直说,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有“辣味”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就真正能让党员干部思想受教育、作风得改进、行为更规范,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