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峰
家事连着国事,家风连着党风。
从央视春节期间的家风专题报道,到光明日报的家风征文活动,家风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对于所有家庭来说,好家风滋养好品德、树立新风尚、传递正能量。对于党员干部家庭来说,家风涵养作风、折射党风、关乎政风、影响民风。建设、传承、弘扬好家风,以纯正家风涵养良好作风,应当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义务。
说起家风,不得不谈谈毛泽东同志的家风。毛泽东对家属子女的要求一向严格谨慎,一方面要求子女努力向上,关心他人;另一方面坚持原则,决不用手中权力为子女谋职位,在家庭成员中处处以身作则。他有一个著名“三原则”:恋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他的儿子毛岸英传承这一家风,公私分明、大公无私,老家的亲戚找他办事,他一律挡了回去。到了孙子毛新宇,也一直是这样。毛新宇讲:“低调做人、清正清廉是毛家的家风。”
和毛家家风一样,周恩来专门定了《十条家规》严格要求亲属,刘少奇“约法三章”规范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行为,曾主管国家经济工作长达26年的李先念始终不许孩子经商……正是这些良好的家风,教育子孙崇德向善,培育了一大批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带动社会新风,增强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
正如好的家风涵养好的作风一样,坏的家风也会形成歪风邪气,不仅影响社会风气,更会损害党员干部形象。正所谓,开什么花结什么果。给子孙留下“名人效应”,才会有“我爸是……”的骄横;给子孙留下权力高于一切的理念,才会有“谁敢打110”的跋扈;给子孙留下收礼为荣的印象,才会有“吃拿卡要”的贪腐……这样的家风,看似给孩子“铺路”,实则害了孩子,还坏了党风政风民风。
留下好家风,就是传承好作风。东北抗日女英雄赵一曼给儿子留下了一封信,用自己献身革命事业的实际行动教育儿子成长进步。朱德总司令一生简朴,两袖清风,临终时没给孩子们留下一点存款,而是叮嘱他们要自食其力,保持艰苦奋斗的本色。革命老人徐特立告诫后辈:“青年人任重道远,要继承的不是财产,而是前辈留下的尚未完成的革命事业。”开国将领陈洛平给子孙留下“三块弹片”,要求子孙继承传统、自力更生、努力工作。这种留品德、立精神、传口碑的行为,不仅教育了子孙后代,更是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的生动教材;不仅是对子孙负责,更是对党的事业负责。
当前,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省深入开展,纠“四风”、正作风正当其时。探究不良作风的根源,很多都可以从家风上找到原因。这也提醒一些党员干部,要想立起标杆、树好样子,首先要管好自己、管好家庭,建设好家风、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风。如此,既可以改善自身作风,又可以造福子孙后代,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