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贵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期目标是7.5%左右。这一看似平淡的数据背后,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这里确定的7.5%,是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现实需要下的7.5%,是经济增长提质增效、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要求下的7.5%,是综合权衡国际国内环境,保持经济发展不偏离正常轨道下的7.5%。
有人说,能不能高点儿?毕竟现阶段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都在8%左右。也有人说,是否可以再低一点?好让结构调整有更宽松的环境。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支撑。但确定中国经济的增速,需要将稳与进、近与远、国内与国际结合后,多方权衡方能拟定。
一方面,需要看到,这一增速正好处于守住稳增长、保就业下限和防通胀上限的合理区间。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仍是必须牢牢扭住的中心,有必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
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发展环境看,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镇化持续推进,区域发展回旋余地大,今后一个时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有基础也有条件。
经济增速过高,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增速过低,就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7.5%的增长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也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才能实现的7.5%。
当前,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尤其是经济稳中向好基础还不牢固,增长的内生动力尚待增强。财政、金融等领域仍存在一些风险隐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宏观调控难度增大,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不仅如此,政府工作报告还明确提出,今年要淘汰钢铁2700万吨、水泥4200万吨、平板玻璃3500万标准箱等落后产能,确保“十二五”淘汰任务提前一年完成,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这些硬目标、硬任务,都会对增长带来影响。即便如此,中央追求的也是在这些目标能够如期实现基础上的增长。
7.5%,体现定力,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