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洁
当前,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单位已经制定了一些制度。如何确保新出台的制度真正管用,需要在建章立制中谨防进入三个误区:
误区一:为了制定制度而建章立制。有的单位把制度建设作为面子工程,仅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一项任务,而忽视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导致有些制度看起来很完善,实际上只是写在文件上。对制度建设应以强化问题为导向,不搞“一刀切”的统一要求,也不搞数量上的考核统计,要重质量、讲实效。
误区二:规章制度仓促出台。有些单位为了赶时间,对制度的设计和论证不到位,没有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导致形成的制度缺乏对事物本质准确地把握,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难以发挥出实际作用。因此,在制度制定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充分依靠群众,于法周延,于事简便。为此,制定制度时,要注重制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使各项制度配套衔接、相互配套;注重制度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防止看起来制度完善,实则“牛栏关猫”,漏洞百出。
误区三:建章立制后束之高阁。在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规章制度应有尽有,却高高挂起,聊胜于无。因此,在建章立制过程中,应建立健全人人负责、层层负责、科学合理的工作责任制,狠抓制度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