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四川日报评论员:从仪式感的消解看年味的淡化

王付永

2014年02月11日15:05   来源:四川日报

原标题:从仪式感的消解看年味的淡化

“不管你是谁,群发的我不回,不是我不给你面子,实在我觉得太累……”歌手郝云的《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唱响春晚。春节该不该发短信,相信不少人都在纠结,最近网上有不少做事认真的人抱怨,除夕春晚基本上没有看成,净是在回短信啦。想想也是,如果对每一条祝福短信都做有针对性的回复,就算20条短信,也会花不少时间。但问题在于,春节期间,除了发短信、看春晚这样的仪式之外,真的就没有其他仪式需要履行吗?

这种纠结来源于仪式感的弱化和缺失。春节是各种仪式的集合体,比如贴春联、祭祖、守岁、邻里之间的相互祝福、走亲访友、当然还有发红包等。仪式不可以偷懒,更不可以省略。仪式感本身就是有意味的形式,是不可或缺的。而传统节日在仪式感上则受到来自于平面化、弱化和物化的三重侵蚀。

仪式的要义在参与,现在则面临着平面化、虚拟化趋势。乡土社会邻里之间拜年祝福的仪式为什么在城市的小区、社区就消失了呢?城市化不是借口,万事差别皆由心生。自我画地为牢的结果是,除了看春晚,发短信、逛庙会之外确实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但是如此一来,大家不是在过春节,而是春晚帮我们过春节、庙会在帮我们过春节,春节的主体变成了春节的看客。

仪式同样不可弱化,不可省略。从春节作为仪式的集合体而言,形式也是内容。仪式给人的感觉是庄重的、繁琐的,然而仪式往往象征一种承诺、宣誓、庆祝、结束、启程。“祭祖”这个春节中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重大仪式,是春节的灵魂。“守岁”则是春节的核心,但是看看现在,传统春节仪式有多少弱化了,有多少又被省略?贴春联是过春节的一个重要的仪式,然而,在现在的城市里,春联在逐年减少,有的人家往往是一劳永逸的春联,贴上去就几年不换。仪式,是责任的唤醒,也是一种秩序的加固。反观西方一些节日,之所以在中国很快流传,跟他们重视仪式有很大的关系,无论是圣诞节还是情人节都是这样。再看看我们的结婚仪式,除了攀比日益高涨的婚礼定金之外,仪式感又在哪里?

仪式是一种精神的样式,节日仪式同样面临着物化的侵蚀。发红包作为一个春节重要的仪式,代表着红包能带来财气和喜气,会令自己的一年沾光,顺顺利利。不过这种红包文化也出现了异化,连年水涨船高的压岁钱俨然多了些送人情、还人情债的意味。近年来,这已成为不少人的一大负担。有媒体报道,甚至有人因为回家过年发红包压力过大而选择在外地过年,这不能不说是尴尬。和内地长辈给晚辈派红包的做法大相径庭,香港人发红包的习俗是这样的:见到邻居家的小朋友,要派出红包;开春上班后,见到未婚的同事朋友,即使他的年龄比你大,甚至是你的上级老板,也要派出红包;有时大楼里的住户见到门卫和物业管理处的办事员,也会给他们派红包。颇有意思的是,香港的红包一直以20港元为“主流”。

有不少人发出保卫春节的呼声,其实,无论是还原春节还是其他一些节日的生命,强化仪式感是当下最值得思索的。没有了节日的仪式,自然就没有了节日的“眉目”,没有了象征其存在的“眉目”,节日沦为抽象的概念是早晚的事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