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国华
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近期通报,各驻京办事处接待数量同比平均降幅达70%。但记者在北京调查发现,尽管国家严令撤销,一些县级驻京办改名为服务中心、联络处、会馆等,仍然私下运行。(1月22日《新京报》)
很明显,相关部门通报的情况,跟媒体调查的结果之间存在出入,这显示清理驻京办顽疾存在一定难度。2010年1月《关于加强和规范各地政府驻北京办事机构管理的意见》规定,地方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各类开发区管委会以及其他行使政府管理职能单位,以及县、县级市、旗、市辖区人民政府以各种名义设立的驻京办事机构,都应该撤销。但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驻京办只是表面上“撤销”了,实际上却换了另一副“马甲”继续存在。无论是服务中心、联络处,还是会馆乃至公司,驻京办穿着这些迷彩打游击,背后的权力怪胎显然亟待制度予以铲除。
应撤销的驻京办“顽强生存”的现实,反衬出清理驻京办乱象存在巨大阻力,而这种阻力某种程度上是既得利益逆生长的结果。大家心知肚明,驻京办掌控雄厚的资源,不仅要担当“跑部钱进”重任,甚至还得承担诸如接待领导及家人来京就医、就学、游玩等事宜。对一些驻京办的撤销,必然影响到一些既得利益,遭遇“阳奉阴违”的抵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表面上看,整治驻京办乱象似乎成绩斐然,但“各驻京办事处接待数量同比平均降幅达70%”的虚浮成绩,在“领导开10万发票套现”、“平均每天接待省级领导5次左右,一年仅公务接待就超过2000次”面前,显得那么不堪一击。表面水波不兴,底下暗流涌动,驻京办穿上“马甲”低调出轨,因其隐蔽性而对正道人心和法治威严的侵蚀更甚。
驻京办这个特权怪胎难以清除,一者在于财政预算未能有效公开,二者在于对驻京办的监管广度、深度和力度都不够。2010年1月整顿驻京办的《通知》指出驻京办设置过多过滥、职能定位不准确、公务接待不规范、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加强监督管理、降低行政成本、强化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要求,以及“谁派出、谁监管”原则,对驻京办的监管责任主体作出明确规定。但是,从见诸媒体的驻京办换个马甲继续办、公务接待低调奢华甚至有领导开10万餐饮发票套现的权力出轨乱象,监管的门户大开和疲软乏力可想而知,而责任追溯更是付之阙如,这无疑纵容了驻京办“天高监管远”的流寇心态和“便宜白占谁不占”的硕鼠心态。
权力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监督和制约应该无远弗届,无微不至。驻京办不是法外之地,监管不能有盲区和死角。从源头上说,财政预算要看紧“钱袋子”,加强财政预算的约束刚性。针对驻京办存在的滋生贪腐土壤,更应加强信息公开,让阳光给驻京办的空气土壤杀菌消毒;对出轨的权力须强化责任追溯,按照“谁派出、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追究责任,提高权力触角乱伸的成本和代价。从根本上说,“驻京办”的产生是社会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的结果。社会资源分配机制本身浓厚的“人治”色彩,无疑为驻京办“跑部钱进”提供了可能性,而行政审批权限的集中,也启示我们要加大对行政审批的放权改革,将权力运行限制在制度化和法治化的轨道中。规范权力运行,清理驻京办顽疾,不仅需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恒久毅力,更需猛药去苛、重典治乱的雷霆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