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旭初
去年一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禁令不断出台,2013年也因此被称为“禁令年”。一些分属各系统不同级别的公务员,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为官不易”,在失去隐性收入后,一些人甚至考虑离职转型。(1月9日《新京报》)
读此消息,突发一番“大浪淘沙”的感叹。这些年,公务员考试年年暴热,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法制日报的报道曾披露,相当多的报考者直言不讳,进入行政机关,薪酬高且旱涝保收、社会福利亦非常人可比。而所谓预期机会中,除了那些明摆着的好处,说白了还有比如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个人化衍生出的吃拿卡要等“潜利益”多多。现在禁令十面埋伏,“围追堵截”,“预期机会”已如落花流水,当初冲其而来者,如今自然就会萌生去意。
吸引一些公务员的“预期机会”,恰恰是现行制度的弊端。而冲着异化的权力理念而来的人,在公务员职位上能是合格的公务员吗?从这个角度看,在失去隐性收入后,一些人不想再干而要离职,实在是一件大好事。对公务员队伍而言,让那些不愿“公务”而只想以公谋私者出局走人,也是“纯洁队伍”、“清理门户”,而对党政机关,不但有助于裁减冗员,亦有利于重塑形象。
“禁令年”带来大浪淘沙,又是正本清源:做官本就不容易。做官即为公仆,意味着有一万个付出的根据,却没有一个“补偿”的理由,就意味做官即不许发财,做官即不许官商勾肩搭背……总之,做官就必须接受“吃苦”。若是又不想辞去公职,又不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反要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损公肥私,那就必须用党纪国法严惩不贷。
厘清这个理念,极具现实意义。
相关专题 |
· 学习贯彻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