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南方日报:王正敏事件也是一个改革契机

丁建庭

2014年01月09日15:31   来源:南方日报

原标题:王正敏事件也是一个改革契机

从论文之争到耳蜗之谜,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王正敏近日陷入舆论漩涡之中。继学生王宇澄公开举报其学术造假之后,昔日推荐其增选为院士的四名推荐人又要求将其除名,中国科学院也表示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处理此事。

虽然对王正敏的举报也有不实之处,比如其医学博士学位证书造假,但是王正敏的学术成果却经不起“认真”调查。不管是举报内容——学术抄袭、科研成果剽窃、院士申报材料造假,还是复旦大学的调查结果——未发现存在学术不端,但确有“一稿多投”、任意编制实验结果、一图多用等学术不规范之处,抑或是四名院士推荐人在联名信中列举的造假内容——将个人专著拆分发表在自己主编的期刊上、将非研究性的一般性文章冒充正式论文,不容否认的是王正敏确是一个有“问题”的院士。至于问题是什么,又有多严重,不仅取决于复旦大学的调查,也取决于中科院接下来的调查。我们暂且还不好做最终评判,但正如潮白先生的评论所言“王正敏院士的光环恐要拂去”。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王正敏是不是“问题院士”,属于涉及院士评判的大是大非问题,相关学术机构和管理机构必须“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处理此事”。但抛开这一问题,王正敏是否也值得同情呢?有人列举理由如下:一是王正敏得罪了自己的学生,举报不是基于学术尊严,而是个人恩怨、利益之争;二是王正敏的“问题”在学术圈非常普遍,许多有甚于此的被举报人结果都安然过关;三是院士评选绝不是个人之事,不少学校都是举全校之力助选,这样的态度客观上容忍助长了“问题”的产生。猛一看,这样的理由确实容易赢得同情,事实上却站不住脚。因为每一个有“问题”的人基本都存在类似的情况:举报多是缘于利益分歧,但这不妨碍举报的正义性;问题多为圈内多发现象,但不代表就要遵从潜规则;个案背后多有深层次原因,但不意味就要熟视无睹。无论是“问题院士”还是“问题官员”,即便是“问题个人”概莫如此。

王正敏的“问题”既有个体之因,同时也有普遍之因,那就是学术圈里大行其道的潜规则和饱受诟病的院士评选制度。换句话说,王正敏的问题绝非一个人的问题,社会上也绝非只有一个“王正敏”,他只是那个不幸被院墙外扔进来的石头砸中的人。倘若没有媒体的高调介入——先是南方周末后是央视新闻,王正敏或许还能够安然过关。要知道举报始于2012年初,复旦大学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形成“没有学术不端、只有学术不规范”的调查报告,中科院也是在事件愈演愈烈之后才表示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处理,这其中是否有些“保护”因素或者司空见惯的因素在内?虽未可知,但联想到还有那么多被举报但屹立不倒的教授、院士,以及张曙光差点通过贿选成为院士的先例,就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学术评价制度、院士评选制度同样存在不少“问题”,甚至比王正敏一个人的“问题”更严重。

在社会舆论监督之下,料想处理王正敏的“问题”不是什么难事,但更需要思考的是如何防止产生下一个“王正敏”。当然需要加强个体自律,但更离不开“指挥棒”的作用。倘若学术评价机制不改变、院士评选制度不改革,“王正敏现象”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杜绝。所以说,王正敏事件也是一个契机,一个全面深化改革的契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必须提上日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否则,王正敏事件就没有多大意义,改革也将再次丧失一个契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