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尽
有报道说,刚刚过去的2013年是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生雾霾天最多的一年。不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发达地区多次出现雾霾天,连中西部地区也常遭受“十面霾伏”的困扰。虽然多数人都不明白“霾”的成因及内核,但它带来的威胁、危害,人们却亲身感受着。
雾霾当头,形势严峻,公共决策迅速出击,无论是“应急反应”还是常规部署,都是必要的。否则,便是对大众健康和公共安全的漠视。正因如此,随着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国十条”的出台,京津冀、长三角等地都闻风而动,相继推出本地的治理举措,《广东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日前也经省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紧接着想必又是大量财力物力和行政资源的投入。
虽然治霾在行动,但有个前置性问题仍需回答。那就是“霾从何来”?其主要源头到底在哪里?其成因有无科学研究或结论?以往人们的感觉是汽车普及招来了“霾魔”,不少地方也将汽车尾气治理作为主攻目标,直到数日前中科院发布北京地区雾霾的6大成因,称汽车尾气和垃圾焚烧仅占雾霾的4%,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当然,对中科院的这一结论,网上也有质疑。而且,即便中科院真的探清了京城雾霾的成分,但这结论是否适合套用到珠三角,恐怕未必!
之所以提出这般疑问,就在于它不仅事关将来大量财政行政资源能否“精准投放”,巨额的公帑会否“打水漂”,更关乎公共决策的权威和成效。“大敌”当前,知己知彼是基本前提,但已有不止一位专家向媒体披露,对于目前经常出现的PM2.5突然爆表的情况,具体的机理是怎么样,我们其实并不知道;珠三角的大气家底是怎么样、外来的污染占多少、自己排放的污染占多少、污染输送的机制是怎样的,我们也不甚明了……
在近年的公共决策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凡遇什么紧急状况或事务,某部门某机关某领导一拍板:干!于是,呼啦啦千军万马上阵,巨额资金源源投入,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而高射炮打蚊蝇,劳民伤财。身边就有个例子:报载,广州石井河污染治理了十余年,仅去年水务部门整治工程招标就达几十亿元,但时至近日,才称要启动为时一年的全流域“体检”,要全面摸清污染源及水质现状。既然污染源都没弄清,那么,此前的浩大治理工程,依据又是什么?
显然,在强调科学决策的今天,要进行大规模的大气污染治理,首先须搞清本地“霾”的成因,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或者遵循自然规律,科学施治,降低危害。普通百姓或可对雾霾的成因及构成“一头雾水”,但对公共决策来说,若总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无疑是另一种灾难!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