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辽宁日报评论部:把民情民意化作发展进步的永续动力

2013年12月19日14:25   来源:辽宁日报

原标题:把民情民意化作发展进步的永续动力

近日,《2011-2013年民心网民情民意报告》结集出版,近三载辽沈大地的民生走势,此中尽显。既有对民情的真实展现,对民意的汇聚提炼,更有破解民生难题时的思考与智慧,重在治本的分析与对策,一本厚厚的民情民意报告,意味深长。

民生在每一日中行进,此报告又是历时三载的民生日记,标注着民心网已抵达发展的新节点。民心网接受群众诉求的任务在加重,与政府部门、行业单位联网的名单在加长,群众评价最满意的“五星件”比例在加大,透过近三年来民心网的“三加”趋势,我们看到的,是民众对民心网的信任递增,是悉心倾听民声、倾力实现民意、用情服务民众、赢得民心赞誉的良性循环,是对“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笃行践诺。

细读此报告,民声纷呈。群众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生活中小事,或供暖不达标,或公交车隔时间长,或物业服务差,面多类广。将单个事件拿起来,未免琐碎,但放到当事人心上,则见其重。此类问题若一地多发、多地频发,成为社会现象,当引起重视,以纾解民忧、补齐民生短板为要。

从一件小事到一类民生现象的归纳,即有如此不可小视的作用,则在更大视角中,尤见此报告的意义:近三年来各地区、各行业群众所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此报告中均有深入解析和对策方案,因而更有累积叠加的价值,更给人沉甸甸的启示。

越是进入发展的关键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越是社会价值多元、群众诉求多样,越需体恤民情,尊重民意。民情民意在哪里?在常态里更在动态中。坐在办公室里看材料,看到的多是静态,动态的民情民意则往往通过问题来反映。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不让民生问题被埋没,不让民情民意成为“沉没的声音”,需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动真碰硬的魄力,更需有周到细致的制度设计——让群众的话有处讲,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管,让民情呈现、民意表达及对民情民意的应答进入“快车道”。

民心网就开辟了这样的“快车道”。开通近10年来,民心网已为群众解决诉求问题23万余件,群众满意率达到83%,通过诉求办理,促进政府公益性投入13.7亿元。以征集民情民意为入口,以解民忧增民利为出口,民心网在群众与我省各级党政部门之间,搭起的是一座“连心桥”。

“连心桥”越坚固,沟通和互动越顺畅,了解和掌握民情民意的意义越凸显。

这是执政的需要。为人民服务是党始终不渝的宗旨,为民就要知民,就要让执政素质、能力与群众期盼对上扣、合上拍。在信息时代,民情民意在网络上呈显的趋势不可逆,民心网则丰富拓展了汲取民情民意的渠道,更在双方零距离、坦诚交流中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这是决策的需要。借助民心网的民情民意信息采集处理系统,可以将庞杂的群众诉求转化为直观、具象的民情民意信息,归纳出具有倾向性、苗头性、典型性问题。这就为党政部门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发现共性问题,从建章立制破题,实现从解决“这一个”到解决“这一类”问题的跃升,迈入从源头入手的治本轨道。

这是党政部门工作的需要。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皆在改善民生,民生改善又是进一步发展的推进剂。哪里有民生问题,哪里就是工作现场。从民意诉求中找到工作的差距、改进的方向,工作的重心才不会偏离。

《2011-2013年民心网民情民意报告》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图表多,这让民生问题的分类更清晰,也让各类问题在各地区的分布情况一目了然。这一张张图表也是无形的成绩单,分数由群众打出,其背后体现的则是监督与鞭策的力量。

这样的成绩单固然醒目,但更要看成绩单所催生的变化。民心网一直倡导“暴露问题不可耻,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作风,促成了相关部门从害怕群众投诉到积极解决诉求、赢得群众满意的转变。在新旧成绩单的对照中看努力程度、改进效果,方是政绩考核的准确依据,这也与最近中组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中更加注重民生改善、社会和谐进步的原则相吻合。

改善民生永远都是“进行时”,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新命题、新任务。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把民情民意化作发展进步的永续动力,方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断满足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