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福建日报:多开几节情商课如何

黄琳斌

2013年12月13日14:34   来源:福建日报

原标题:多开几节情商课如何

最近有两条新闻引起关注:河南教育学院段玉强老师的情商课开设5年,不但无人逃课,外班学生还常来蹭课。华东师大洪亚非老师开设《婚姻与爱情》选修课,设定84人上课,结果报名者接近500人。

婚恋课、情商课得到大学生们的追捧,可以说明两点:他们很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小学阶段,他们多数人没有受到这方面的良好教育。其实,类似的课不仅大学生喜欢,中小学生也欢迎:今年秋季,南京六合区就开始在全区小学和初中开讲情商课。

婚恋观、情商,都属于非智力因素,它包括身体素质、道德水准、艺术修养,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等。人们已普遍认识到,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然而,从总体上说,除了家庭和社会相关教育的不足,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设置,也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培养智力因素的课程偏多、难度偏大,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绪;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课程偏少,实效不足,不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并且导致了很多校园问题和社会问题,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种种损害,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和公众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比如,一些学生心理脆弱,一挨老师批评就出走甚至自杀;暴力倾向严重,恋爱失败或与同学发生摩擦,就对对方下毒手,等等。近年来,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人们感觉时有一股戾气弥漫社会,这里头固然有很复杂的原因,但就当事人个体来说,往往是因为其在学生时代,心理和性格就有严重缺陷,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矫正。

学生是在由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组成的大环境中成长的,培养学生的情商等非智力因素,需要三方的共同努力。学校作为科学、系统、专门进行教育活动的机构,在这方面可以有更多的作为。2000年,教育部基教司时任副司长朱慕菊指出,中国中小学理科内容深而窄,难度应为世界第一,而对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培养远远落后于欧美。今年10月,教育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说,中国的高考数学题拿给英国学生做,英国学生有一半都不及格;而英国的高考考题我们初一学生就会。可见,10多年过去了,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偏差,似乎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除了理科,英语课程设置偏多、要求偏高,也长期为人所诟病。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家庭和社会应当更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教育部门也不妨统筹规划,对从小学到大学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系统的改革,适当减少培养智力因素的课程,降低难度;增加培养非智力因素的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走上社会前,不但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还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精神、基本的道德素质和正确的价值观、较好的身体素质、一定的艺术修养,即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