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浙江日报:扶不起,是个伪命题

王玉宝

2013年12月11日14:01   来源:浙江日报

原标题:扶不起,是个伪命题

“扶不起”,是针对一种社会现象而言,说的是一些老人摔倒被人扶起后,反咬一口,讹诈扶起他的好人。

说“扶不起”是个伪命题,恐怕不少人会不同意。现在,到处都是“扶不起”的案例,你怎么能说它是个伪命题呢?

让我们从最近的一起“扶不起”新闻说起。北京街头,一中年女士(算不上大妈)被撞,某网站签约摄影师路过,拍下照片,叙述故事,说大妈摔倒,外国小伙做好事扶起她,结果反被讹诈,一时网民围观——又是一起“扶不起”!

但事情的真相怎样?相信大家现在都已知道——这位女士不是讹人,她确实是被外国小伙撞倒了!外国小伙不仅不是什么做好事的外国活雷锋,而且他还一口一口“傻X”骂着被撞女士,并企图逃逸。网上发帖的摄影师过于臆测了事件真相。

仅仅就这一“扶不起”的单个事例来看,它无疑是个假新闻。但我所认为的“扶不起”是个伪命题,却不仅仅就个案而言,而是就整个道德现实而言,“扶不起”也是个伪命题!外国小伙撞大妈之所以能被扭曲,恰恰是受社会大兴“扶不起”的现实逻辑所影响。

我们来看社会现实。确实,有人扶起摔倒的老人,然后被讹诈了。有没有这事?确实有!但我想问一句,这事究竟有多少,在现实的道德情境中到底占多少比例?你可能会说,这事不少啊,你没看见新闻隔三岔五在说吗?是,确实,新闻里不少。假如“扶不起”的事情,真的普遍了,请你相信,它就绝不会再成为媒体“宠儿”了。而且,真正被讹而且付出代价的人究竟有几个?起码就媒体热议的“扶不起”案件来说,最终讹人者成功的似乎还没有一起。你可能会举出“彭宇案”,但“彭宇案”究竟是不是“讹人案”,现在还真无法定论。

那么,为什么社会普遍地产生了一种摔倒老人扶不起的观感或道德判断呢?这恰恰是需要我们深思的。毋庸置疑,市场经济年代,一些人拜金了,一些人道德滑坡了,人心不古了,世态炎凉了,我们有很多词来描述这一现实存在的道德趋势。这种趋势确实存在。在这种趋势面前,我们难免产生一种哀怨,产生一种恐惧,进而生出一种警惕心理。而这样的心理,和个别发生扶起摔倒老人反遭讹诈的事例一结合,它便大肆扩散、恶化成为一种摔倒的老人要讹诈人的现实判断。

假如说以前我们在谈论“扶不起”时,更多的是把矛头对准“扶不起”的老人,现在则有必要更多地把矛头对准一种明哲保身、自私的心态。这种心态其实本就是这个时代道德滑坡的表征之一,本就是该谴责的对象。但它却能假借着极个别的“扶不起”案例而翻身成为一种合理的道德抉择。“你看,老人一扶就讹人,不能怪我不扶。”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装模作样去谴责少数讹人老人的必要性,要大大小于反身自省。

前两天,一电台在语重心长地讨论,究竟怎样才能根除扶老人反被讹的事情。我心里暗笑:这事哪能根除?人类复杂的社会生活,好比分子的布朗运动,下一秒你无法预判哪两个分子会相撞。无论道德多么高尚的社会,法治多么健全,都不可能完全意义上避免有人要犯罪、有人要讹人。好比俗话说的,“林子大了什么鸟儿都有”,你无法排除有的鸟儿就是要讹人!

假如我们总在想着这样的讹人事件没能根除,因此我们就缩起双手,坐壁高观,那么实际就不是我们的老人“扶不起”,而是我们内心的道德理念“站不起”。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常雪梅、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